谈谈你对老子不争之德的理解(老子不争之争是什么意思)-亚博安卓下载

网友提问:

你是如何理解老子的“不争之德”的?

优质回答:

老子说:“弱者道之用。”(四十章)又说:“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六章)这说明了“道”的创生作用虽然是柔弱的,却能绵延不绝,作用无穷。“道”在创生过程中所表现的柔弱情况,正是“无为”状态的一种描写。正由于“道”所表现的柔弱,使万物并不感到是强力被造的,而是自生自长的。

柔弱的作用,运用到人生方面,老子认为:“柔弱胜刚强。”(三十六章)并且认为:“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七十六章)他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七十六章)

老子从经验世界的事象中找到论据,用以说明“坚强”的东西是属于死亡的一类,而柔弱的东西是属于生存的一类。老子拿人作为例论,他说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死了的时侯,就变成僵硬了。同时他又拿草木作为例论,他说,草木欣欣向荣的时候,形质是柔脆的,花残叶落的时候,就变成干枯了。从这两个例论中,得出这样的结论:“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这个结论蕴涵着“坚强”的东西已失去了生机,“柔弱”的东西则充满着生机。这是从事物的内在发展状况来说的。

若从它们的外在表现上来说,“坚强”的东西之所以属于“死之徒”,乃是因为它们的显露突出,所以当外力逼近的时候,便首当其冲了。所谓“揣而锐之,不可长保。”(九章)才能外显,容易招忌而遭致陷害,这正如同高大的树木,容易引人来砍伐。这是人为的祸患。自然的灾难也莫不如此;例如台风吹袭,高大的树木往往摧折,甚至连根拔起。而小草却能迎风招展,由于它的柔软,反倒随风飘摇,而永远不会吹折。俗语说:“狂风吹不断柳丝,齿落而舌长存。”或说:“舌柔在口,齿刚易折。”这些道理人人都知道。又好比水是“至柔”的东西,它却具有攻不破的特点,水中抽刀,无论费多大的力气,永远是切不断的。老子从经验世界中找到诸如此类的论据,而得出这种结论:刚的东西容易折毁,柔的东西反倒难以摧折,所以最能持久的东西不是刚强者,反是柔弱者。因此他说: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七十八章)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四十三章)

老子认为世间没有比水更柔弱的,然而攻击坚强的东西,没有能胜过它的。我们看看,屋檐下点点滴滴的雨水,由于它的持续性,经过长年累月可以把一块巨石穿破;洪水泛滥时,淹没田舍,冲毁桥梁,任何坚固的东西都抵挡不了。所以老子说柔弱是胜过刚强的。在这里可以看出老子的“柔弱”并不是通常所说的软弱无力的意思,而其中却含有无比坚韧不克的性格。

老子“柔弱”的主张,主要是针对于“逞强”的作为而提出的。逞强者必然刚愎自用,自以为是,也就是老子所说的自矜、自伐、自是、自见、自彰。世间的纷争多半是由这种心理状态和行为样态所产生的,在这种情况下,老子提出“柔弱”的主张。并提出“处下”“不争”的观念。

老子喜欢以水作比喻,来说明他的道理。他说柔弱的水还具有居下、不争、利物的特点。人生的态度也应该如此:要能处下、不争而利民。

“处下”是老子“柔弱”道理的另一种运用。它含有谦虚容物的意思。老子常用江海作比喻,由于它的低洼处下,所以百川都汇归于海。老子有感于世上的人,大家都想站在高处,都要抢在亮处,所以他以“川谷之于江海”(三十二章)来说明“处下”的好处。他认为若能“处下”,自然能够消解争端,而培养容人的心量。

“不争”的观念也基因于此。在现实社会上,没有一个角落不是在为着私自的利益而争嚷不休的,老子深有所感,所以他要人“利万物而不争”(八章)“为而不争”(八十一章)。老子的“不争”,并不是一种自我放弃,并不是对于一切事、一切人的放弃,也不是逃离社会或遁入山林。他的“不争”的观念,乃是为了消除人类社会不平的争端而提出的。他仍要人去“为”,而且所“为”要能“利万物”。“为”是顺着自然的情状去发挥人类的努力,而人类努力所得来的成果,却不必擅据为已有。这种为他人服务(“利万物”)而不与人争夺功名的精神,也可说是一种伟大的道德行为。老子所说的“功成而弗居”(二章)“功成而不有”(三十四章)“功成名遂身退”(九章),都是这种“不争”思想的引申。由此推知老子“谦退”、“居后”的观念都蕴涵在这种“不争”的思想里面,主要的目的乃在于消除人类的占有冲动。

说明:内容参照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

其他网友回答

谢邀。

先说答案

天德不争,人德好争。

圣人不与天争天,则人德不生,天德足全。

德厚故能慈爱,慈爱故能卫道安民。

为之以天,蓄之以德,则百姓清静自化,圣王无为而天下富。

是谓不争之德。

《道德经》第六十八章

善為士者,不武;

善战者,不怒;

善胜敌者,不与;

善用人者,為之下。

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同时,由于天人同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同样一个道理,因而,不争之德在修身、齐家的结构范围,也有类似的适用。

《道德经》中的“不争”

《道德经》中所说的“不争”主要是针对圣王来说的,书中的“不争”,有这样几类含义:

一是指天德之性,天道无争,“道”无常形而通利万物,不为物所敝,圣王守道如一,以道御物,则应物无穷,游刃有余;

如《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第七十三章:…天之道,不争而善胜…

二是指圣王守道,“道”生万物而不自衿,“道”不与天地万物争,以道莅天下的圣王则不与天争功,不与百姓争利,不害物,不伤民,使天下万物,承天运自化,食天时而自成;

《道德经》第二十二章: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道德经》第六十六章: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以及第六十八章中的:不争之德。

第八十一章: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三是指,圣王教化百姓,使百姓不见可欲,不过度追逐财富,百姓之间便会不争。因为天道积虚,人道积物。天道积无,人道积有。以人道治天下,以多为美,天下纷争,以天道治天下,百姓无知无欲,守天不离,互不相争。

如:《道德经》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

如果只是将“不争”作为人伦之德,是谦虚礼让,那实际上是对《道德经》的一种降格解读,如果反而要将这样的降格解读再去升格应用到人伦之德以外的场合,那就会进一步失其所,失其德了。

《道德经》的核心思想,有两个,一个自我保存,一是自我延续;或者说,一个“生”,二是“久”。

天道不争的根本目的,还是为了自我保存,是为了长久的生存。

该不争的时候不争,该争的时候则争,争的目的,是为了不争。

关键,还在于顺天应人,经世致用,因时而动。

《道德经》中的不争,实际上是天下层面上的圣王的不争,是国家层面上的君王的不争,是家庭层面上的家主的不争,是修身层面上的心神的不争;

圣王、君主不与百姓争,家主不与家庭成员争,心神不与细胞争;

但圣王、君主、家主、心神都要与不道者,不道的行为争。

因此,《道德经》的总体思想,是顺应天道而不争,但《道德经》中也讲军事斗争。

《道德经》第三十一章: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不可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居上势则以丧礼处之。杀人众多,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军事斗争,就是“争”,但“争”的原因,是不道者的侵袭,“争”的目的,是为了恢复和平,以战止战,因而不得不争;

在军事斗争中,水无常形,兵无常势;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兵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这就是战争中的“不争”,“也是“天之道,不争而善胜”在战争领域的应用;

同样,在适当的场景下表现出谦虚礼让,也可以理解为“天之道,不争而善胜”在人伦领域的正确应用;

“胜”而得以生,得以久,不是“不争”的目的,不是“无为”的目的,而是“不争”、“无为”,顺应天道而来的自然而然的结果,也是积“不争之德”而来的自然而然的结果。

圣人为天道于天下,不见可欲,不见可得,不与道争名,不与天争功,不与天下争利。

慈以积德,俭以卫德,不敢为天下先,不害道伤物,辅万物以自然而不敢妄施妄为,为而不争。

人道为私,天道为公;

以人道之私治国,则国灭;以天道之公治国,则国昌。

其他网友回答

水利万物而不争是说,水滋养万物、功于万物却不与万物争地位,万物皆欲争上就上只有水甘愿流向最低最洼处。水的不争是在利万物功于万物的前提下,所以老子讲不争是说功而不居。没有功劳,对于万物没有任何贡献而不去争,就不是老子所讲的不争。

老子为什么要讲功而不争呢?因为帝王君主是有功于万民的,但是他们在功于万民的前提下处处争上。作君主称孤道寡,是争;自认为功劳于天下就应当受到万民敬仰,就应当拥有全天下最多的财富,就应当过天下最奢靡的生活,也是争。但是,他们居高称贵,就会有低下贫贱;他们竞逐财富,收敛财货,老百姓便日益贫乏;他的奢靡,百姓便益嫉妒。所以老子讲,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盗,不尚贤,使民不争,不令见可欲则民心不乱。

所以老子认为,天下纷乱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君主帝王的功而争,功而争就是老子讲的有为,所以老子讲我无为民自定,我无欲民自朴。无为就是功而不争。水利万物而不争,有无为之德,所以老子讲水几于道。

其他网友回答

是用不争的方法去竞争。如同用不战的方法去获胜。这样后患较少。

其他网友回答

老子所谓不争,是指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就是不管人家的事,就是住在隔别,也不管,只管自己怎么修身养性。就是只扫自家门前雪,不管他家瓦上霜。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