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孔子了解他的学生吗?对教育有何启发?
优质回答:
《论语》中,有这样两段精彩的对话: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其治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这两章是孔子对几个著名学生的评价,由这些评价看,孔子非常了解自己的学生。子路是孔子最喜欢的学生之一,孔子认为子路勇敢、率真而讲义气,具有治理大国的军事才能,能够胜任一国军事统帅之职,但不足是不如道如何裁剪自己;冉有具有管理才能,可以担任地方行政长官,相当于现在的省长或省委书记;公孙赤有外交才能,可以让他穿好礼服站在朝堂上,彬彬有礼地接待外国使节,是一个合格的外交官。虽然这几个学生才能都很出色,但孔子认为,他们都还没有达到“仁”的境界,在孔子心目中,真正达到“仁”的境界的只有颜回一人,可惜不幸短命矣!
尽管如此,从言谈话语间,我们依然可以读出孔子对学生的那种赞美和激赏之情,那种“得天下英才而教之”的自豪之感!每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个体,尽管他们的先天素质有差别,性格各异,才能也有高下之分,但在孔子的眼里,他们个个都可以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材,这就是孔子一贯倡导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的前提是全面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兴趣爱好等,从这两段对话中我们不难看出,孔子对自己的每一个学生都作过认真的观察和研究,竟至于对他们将来从事的职业都作出了规划。从历史记载看,这几个学生的确如孔子所言,在各自的领域内取得了很大成就,我们不得不佩服孔子的识人、察人之明。如果每一个老师都能像孔子这样,在研究学生的差异性上下一番苦功夫,以伯乐的眼光欣赏、赞美学生,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科学的引导和激励,相信每一个学生都将成为可造之才,成为一座有待开发的宝藏。
当今时代,由于受大班额授课制的制约,再加之“唯分数论”一元评价机制的影响,在教师眼中,只有文化课成绩好的学生将来才可能成为人才。按照这样的逻辑,好勇的子路,健谈的子贡,善于待人接物的公孙赤,都可能入不了老师的法眼,老师所关注的只是班级内学习成绩好的那几个学生,至于其他学生,尽管在某一方面可能有过人的能力,也不一定引起老师的注意,更谈不上精心培养了,许多老师既缺乏孔子识人、察人的能力,时间和精力也不允许他这样做。虽然今天我们一直在大谈“因材施教”,有的老师也有这样的热情,但是外界环境不允许他这样做,因为谁也不敢冒这个风险,万一“升学率”差了,谁也负不起这个责任。
天生我材必有用,假如现在的评价机制能像古代那样,不以分数和“升学率”高低做为评价教师的唯一指标,而以培养人才的多少和质量做为衡量的标准,并且适当减小班额,让教师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为学生提供个别化的教育,那么将会有很多老师自觉践行“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理想就可能变为现实。
很高兴回答这一问题,个人管见,不当之处欢迎“关注”作者继续交流!
其他网友回答
谢谢邀请!孔子对他的学生不一定了解,但孔子恪守伦常,不逾矩,因戒有定,定能生慧。在,人,事,生活境缘中生智慧,做慧观。对遇到的人的心理,言语,行为,明了了,故能作出因才扶正。
其他网友回答
回答这个问题,我认为,孔子离我太过遥远,被历代统治阶级封为大成至圣先师,行跪拜大礼,建庙祭祀。施教大多书香门弟,有钱人家,弟子三干,与现代普及教育不近相同,从施教三规模来讲,现代施教者,一生要带多少学生,恐怕是孔子地n倍,时代不同,教育方施不同,现代学生可以掌掴老师,或直接打回去,孔子有这种经历吗?如果没有记载,了解了又有何用?又启发什么?ok,个人观点,诚谢邀答,仅供参考,不喜勿喷,谢谢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