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大自然的作文400字(描写大自然的作文二年级)-亚博安卓下载

描写大自然的优美文章有哪些?

优质回答

梦江南

文/云林风

柳条随风轻轻飘舞

桃花朵朵盛开

清澈的湖水鱼儿自在游弋

春色环绕的小桥人家

老树盘旋伫立

雨巷的油纸伞滴落绵绵的忧伤

古朴的房子

淡淡的花香

每每梦里出现在梦里的江南

如同一幅幅水墨画

花开无语,雨落无声

梦里水乡静谧

梦外的江南,始终魂牵梦萦

林间水滴

写作文时,怎样才能把自然中的美景再现出来?

优质回答

写景的作文,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是一个相对难的题材。之所以觉得难,我觉得原因有两个:

一个是缺乏生活和观察,就是缺少实际的素材。二是没有学习和掌握写作方法。

对于写景的作文,我的几个小方法:

一、动笔前

先让学生在脑子里重现一下景物。这个时候,要引导他们按照一定的顺序,在脑子里把场景过一遍。

二、静止的景物如何让它动起来

方法是:加入场景。例如:写岸边的柳树,除了生动的外观描写,可以加入一阵微风拂过,柳树的姿态。如写高大的杨树,可以加入一阵狂风暴雨袭来,杨树的姿态等。

三、调动各种感官。

当我们看到一处景物时,最先运用到的是眼睛,即视觉。这一部分我们可以从高矮、大小、颜色、形状等角度去写。接下来,我们可以作用触觉,即用手摸上去是什么感觉。再有凑近闻一闻,有什么样的气味,即嗅觉等等。

四、情景不离。

作者对景物的描写,往往是在衬托或表达出自己的某种情感。所以,写景时,进入内心戏,即心理描写,也是一个小技巧。

五、最后要说的是素材。

这一块,需要家长有意引导。去带孩子出去旅游或去公园游玩,有一些别致的景点,可以有目的地引导孩子观察,或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以上关于小学阶段写景作文的小方法,如能对您有所帮助,不胜欣慰,谢谢!

自然美景就要通过实际观察,感悟,用生动的语言把它写出来。

写作文怎样分自然段好?

优质回答

写作文怎样分自然段好?张敬义

写作文分段看起来简单,其实是大有讲究的。一般人习惯“老三段”。我主张:不要分三段,更不要分两段。那样密不通风,老师或同学读得透不过气来,那样也不好看。文章是讲究建筑美的,“三长两短”,形式和结构都好看。

美的事物都有一种宜人的形式,这种宜人的形式在文章中的体现就是外在的“建筑美”,如一座大楼的布局设计,一首歌曲的旋律,一座高山的挺拔雄伟等等。

文章主题似人的灵魂,文章的内容似人的血肉,文章的结构似人的骨架。骨架至关重要,没有了健全的骨架,灵魂无法寄托,血肉将也无处依附。

一般讲,一篇300字的文章分四、五个自然段,500字的文章分七、八个自然段,一篇 800 字的文章,分九、十个自然段为好。这样分段,阅读者读起来既能自由地呼吸,看上去也美。

江苏省作协副主席祁智先生提出“充满魅力的分行”,在他的著名小说《小水的除夕》就娴熟地加以运用。比如,妈妈带着小水见爸爸,在即将见面前,母子的对话就充满了分行的魅力。

充满魅力的分段并不是颠覆“风头、猪肚、豹尾”,一篇文章分多少段不是瞎分,不是乱分,要分得在理,要分得在行。

分自然段是根据文章内容来确定的。如果是时间顺序,那不同的时间段就要分开;如果以方位为序,那变换方位了要分段;如果是事情有了不同情况,也要按情况的不同分。

总之,分自然段一定要从内容出发,文体的不同,分段方法也不同。我的介绍朋友您满意吗?

我们身边的哪些自然现象适合小学五年级的孩子通过观察写一篇作文?

优质回答

谢邀请!想象无极限,对于写作来说,一个简单的事物可以无限放大,可以从多角度去描写,我们生长在自然界中,可以描写的自然景物很多!

1、山山水水。有的是高山、有的是丘陵、有的四面环绕、有的居高临下,一览众山小。水有飞流直下、小河流水、大江大河奔腾、有高峡平湖,数不胜数!

2、云雾。乌云、白云、晚霞云,雾有环绕青山如仙境等等等!

3、花草树木、景观绿化、名胜古迹都是好的素材。

4、雨雪雷电。雨有春雨贵如油,牛毛细雨,暴雨等。雪有银妆素裹等描写,雷和电同样也很有特点

5、太阳、月亮、星星等等天文景观也都可作为素材。

还有很多很多,孩子的想象力很丰富的。他们可以依照这些很常见的自然现象去从各个角度去想象,去描写!

更多相关信息,欢迎关注了解!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并且自上班以来一直在钻研作文教学的开路者,很乐意聊聊这个问题。

一草一木皆素材

其实我们身边的所有自然现象,都可以通过观察写成文章,甚至是一个系列的文章。至于说,是否适合五年级孩子,那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般而言,小学阶段的作文都是记叙文,无非写人、记事、状物。我想,跟这个问题最贴切的便是状物类作文了。

夏天一场雷阵雨过后,有时会出现彩虹。那么,彩虹这种自然现象,每个孩子都有过细致观察,这个时候,就能够写出一篇有独特感悟的好作文。

自然而然,雷阵雨也可写成一篇作文,上届五年级学生就写过,大致是雷阵雨突然袭来,整个城市瞬间被阴云笼罩,小作者花了大量笔墨描写当时的环境,接着笔锋一转,写妈妈拿着一把雨伞来学校接他,回到家时,他发现自己身上几乎没有雨水,而妈妈的右半个肩膀,及至整个下身,都湿透了。通过这么一件小事,小作者写出了母爱这么大的主题,作文非常感人。

总之,个人认为,不仅身边的自然现象,还应包括一草一木,它们都可以作为写作素材,写成文章。就看,小作者怎么剖析它了。

观察要有法

题主这么问,想必也意识到了观察在学习中的重要性。我们常说,一个懂得生活的学生,才拥有持续学习的能力。这一点,对于作文来说,再合适不过了。

我教过的班,就遇到过这种情况,孩子什么事情都被父母包办,恨不得,吃饭走路都要替孩子完成,生怕影响孩子学习。可是,过分的溺爱,使得这个孩子丧失了很多能力,如观察能力。不会观察,就没有发现,没有发现,如何写出有真情实感的作文呢?

那么,言归正传,要想写好作文,必须要懂得观察。那么,怎么观察呢?

常见方法如下:

通感观察法,它包括看、听、闻、尝、触、想。

空间顺序观察法,最常见的是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由高到低或由低到高,由上到下或由下到上,由左到右或由右到左……

游览顺序观察法,根据自己的游览顺序观察某一事物,如大山大佛。

虚实观察法,将眼前所见到的景物进行合理想象,并融入自己的个人情感。

点面观察法,先观察局部再观察整体,或反过来亦可。

当然,还有一些小的观察方法,就不再此多表,如感兴趣,可关注下我,今后会陆续发出来的。

及时记录观察心得

知道了观察方法,也懂得怎么观察了,但是,还有最重要的一步,那就是记录。为什么要及时将观察心得记录下来呢?

因为,我们每个人的记忆力都是有限的,都无法完整清楚地记一辈子,都会遗忘。这个时候,就需要及时将观察心得记录下来,久而久之,这些记录心得就成了自己的作文素材。观察时间越久,记录心得越多,那么作文水平怎么能不提高呢?

最后,再说声谢谢!

作文要描写自然风景,可以写花园吗?

优质回答

当然可以了

如何真正写好写景作文?

优质回答

写景作文就是把日常所见景物(包括自然和人文景观)及作者的感受,通过描写、叙述或抒情等表现出来的一种语言形式。相比写人与记事,写景作文其实更难。因为无论写人或记事,都有具体事例可写,而且故事情节也可以根据生活经历加以虚构加工。但写景作文却不同,没有故事,更不能虚构,唯一要写的就是眼前所见,乍看似乎根本无从下笔。再者如果说写人记事作文重在考察我们的表达能力,那么写景作文对观察能力要求更高。那么,写景作文如何才能写得生动形象,又有些什么技巧需要把握?

写景作文的分类

写景作文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即游记类和借景抒情类。游记类记叙文,是通过写景来突出此带给自己的身心体验,它尽管有记事作文的某些特征,但重点仍然在写景。借景抒情类记叙文,则重点在于通过选取不同的景物,来表达作者某种特定的情感。在内容的安排上,往往会有情景交融、情景相生的艺术效果。

写景作文的顺序

1、按时间顺序写。或者春、夏、秋、冬的不同变化,或者景物由来或形成过程。

2、按方位顺序写。如由远及近,由外到内,由上往下,由前到后等。

3、按整体和局部关系写。有总分或总分总等形式。

写景作文的技巧

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写景不能面面俱到,要有所取舍,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就是特点鲜明的,对自己触动比较大的就要详写,其余的则可以略写。

特点突出,形象鲜明无论写物,还是写景,都要首先把握其鲜明的特点,突出其与其它事物的不同之处,这样留给读者的印象才能更加深刻。

色彩鲜明,增加美感景物描写如同绘画,也要讲究构图和色彩,色彩对比鲜明,如黑白相间,红绿交错,这样就极容易增加构图的美感。

动静结合,富有生气景物描写,既有楼台花草,也有游鱼飞鸟,写的时候相互结合,画面就可以生机盎然,活灵活现。

虚实结合,内涵深刻通过联想与想象,由实景生发出对相关历史等事件的想象,这样不仅让所写内容具体化,不再感觉无话可写,而且文章内容也更加丰富,令人回味无穷。

正面突出,侧面烘托正面突出就是通过细致的刻画,让景物的特点更加显明,但如果我们能够再结合侧面烘托的手法,或许此表达效果就会更加突出。

运用修辞,生动形象写景不同于写人记事,静物描写毕竟占多数,因此灵活运用比喻或拟人等修辞手法,可以让文章更加生动形象,逼真感人。

情景交融,撼人心魄如果只是单一的景物描写,描摹再仔细怕也很难感染读者。但如果我们在写景的同时,再融入自己的真实情感,这样就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达到情景交融,以景动情的目的。

好的写景作文,相比绘画,不仅给人以美感,甚至还有丰富的内涵,因此它能够比绘画更美。尤其文章中生动的形象,富有哲理的语言,它甚至可以与人对话,告诉读者关于它许许多多的秘密和故事……

一、要弄清什么是景物描写。

景物描写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风景、物体的描写。景物描写主要是为了显示人物的活动环境,使作者更加身临其境。

根据描写的对象,可以将景物描写分为三个方面:风景描写、风俗描写、风物描写。用绘画的用语表达就是说,风景画、风俗画和风物画。

风景画,包括自然风景,如日、月、星、云,高山、大漠、潮汐、雷电等;也包括人工景物,如宫殿、寺庙、园林等。

风俗画,指能反映某一时代、某一地区、某一民族或社会集团的社会生活所特有的风俗人情、社会风貌、生活方式的文学作品。

风物画的范围,似乎更小一些,主要指人工制造的具有特点的景物与器物。较大的如园林,较小的如金石风物描写,应该有独具的特点。

在描写的过程中,可以按照画画的思路,有条理、有步骤地将景色一一细致描写,给读者呈现一幅精彩绝伦的画卷。

二、抓住景物描写的特点

(一)注意地方都有特色。

如:中国的古老文化是令人惊叹的,而这座城市则是悠久文化的集中体现。这里不但有闻名世界的八达岭长城、故宫、天坛、颐和园,更有凝聚人们智慧的现代化建筑物:人民大会堂、人民英雄纪念碑,以及新建的中央电视台发射塔……

这段话作者抓住最能代表北京这座城市的建筑物来写,让人一目了然就知道是北京。

(二)注意动静搭配。

如:小镇的早晨是安静的。淡淡的霞光下,河面闪烁着一片片银鳞。河水清得透明,静静地和街道并行穿过小镇。沿街的河边停满了各式各样的小船,一只紧挨着一只。两座拱形的石桥遥遥相对,坐落在镇两头。不时有一只小船从半月形的桥洞中悄悄钻出来,从河上轻轻漂过。船驶远了,但船工哼的小调,还在河上轻轻荡漾。    小镇的早晨又是热闹的。走在街上,仿佛置身在欢闹的海洋里。路不宽,人很多,你会不由自主地随着人群向前走。沿街摆满了各种蔬菜、水果和土特产。那刚从地里拔下来的小白菜、油菜,还带着晶莹的露珠,鲜嫩嫩的;那刚从河里捕来的大鱼小虾,又蹦又跳,水灵灵的;还有雪白的小羊、长毛兔、大鹅……真叫人目不暇接。卖东西的人一张张淳朴的脸上带着微笑,热情地向走近的人介绍着自己的产品。

这两段,先写小镇早晨的恬静,是静态描写;然后写小镇早晨的热闹,是动态描写。通过动静结合,将小镇的早晨描写得更加生动形象具体。

(三)注意景物的颜色和形状。

如:湖水清澈见底,远处连绵不断的山峰倒影在平静的湖水中,显得更加青翠。这是,一阵微风吹来,刚才水平如镜的湖面,立刻泛起了鱼鳞般的波纹,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点点银光,湖上像撒满了珍珠一样,微风一过,湖面又恢复了平静。又如:我攀登过峰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影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象一不小心就会载倒下来。

(四)注意景物颜色和形状的变化。

如: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通通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 忽然又来了一条大狗。那狗十分凶猛……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子,跟庙前的石头狮子一模一样……可是一转眼就变了,再也找不着了……

(五)注意使用修辞手法。

如“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时一块无暇的翡翠。”这就是一个比喻句。虽然我从没见过漓江的水,但我在商场里见过碧绿的翡翠,就能想象出漓江水的颜色。还有:“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梆崩地裂,好象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每当我读到这儿,就好像真的看到潮水向我猛冲过来似的。

写景时,我们可以从景物的形状,颜色和变化等方面抓住特征来描写,这几方面的描写并不是各自孤立的,而是相互穿插,有机结合,融为一体的,这样写出来的景物才能形象生动,才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景物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一)抓住事物的特征。

对所写景物认真观察,抓住特点,是写好这类文章的前提。而能否抓住景物的特点,关键在于作者细心的观察,并将观察所得铭记于心。正所谓“静观默察,烂熟于心”。

(二)选好观察的角度。

选好观察的角度,就要先确立好观察点。要根据表达的需要运用固定立足点和变换立足点观察景物的方法,或远观、或近觑、或仰视、或俯瞰。同时,要注意观察的顺序,是由近及远,还是由远而近?是由上而下,还是由下而上?这是指空间的变换。还可以时间的变化或游览的先后为顺序。这样,所描写的景物才不会杂乱无章。总之,要做多角度、多侧面的描写。

(三)安排好描写顺序。

景物描写的顺序一般分为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两种,空间顺序,一般是取一个固定的观察点,按照视线移动的顺序依次写出各个位置上的景物。还有一种空间顺序,不取固定的观察点,而随着观察者位置的转移来描写景物,这叫做游览顺序。时间顺序,同一个地方在不同的时间里,其景物是有变化的,按一定的时段依次写来,可以表现出景物的丰富多姿,使人产生美的感受。时段有长短之分,长时段如春、夏、秋、冬,短时段如晨、午、暮、夜。选用哪一种时间顺序,应视描写对象的特点而定。

(四)融情于景,表达主观感受。

国学大师王国维曾断言:“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是客观的,而写景之人则是有情的,作者对任何景物,总会有自己的感情。没有感情色彩的景物只不过是苍白美丽的“躯壳”,难以达到感人的目的;同时,观察、描摹景物的过程本身也是写作主观感受的过程,因此,要在写景的字里行间,自然渗透感情,寓情于景。做到情景交融,物我一体。写景贵有情,在描绘客观景物的同时,要把自己的喜怒哀乐等思想感情融注到作品中去,使读者产生共鸣,进而给读者带来愉悦之情,陶醉之情,将读者带入特定的情景之中,受到美的熏陶,获得美的享受。

(五)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

只写静景,很容易使文章呆滞,而只写动景,又可能失去稳定。只有将静态描写景物形态特征和动态描写利于传神的长处结合起来,所绘景物才会具体、生动,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描写景物需要绘形、绘色、绘声,仿佛使人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这就需要尽可能选用那些生动形象的语言。因而要善于找到最能表现景物特征的动词和一些恰当的形容词,尤其要善于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但要注意不能堆砌词藻。

(六)运用定点和移步方法。

定点,这里指写景作文中描绘者的立足点。定点,就是指全篇作文中描绘者的立足点不变。在立足点不变的情况下,有两种写法。一种是定点定景。全篇的立足点不变化,景物也是同一的。当描绘者集中注意力从容不迫地详细地将某一处景物描绘出来时,往往用定点定景的方法。这种方法的效果类似电影里的“特写镜头”。短文《白千层》开头说“在匆忙的校园里走着,忽然,我的脚步停了下来”,“停了下来”的地方就是这篇短文描绘一株白千层的立足点。从这个立足点,作者先描绘写着树名的小木牌,再形容这株树的全貌,最后详细描述树干的特征。这篇短文的描绘中心就是白千层这种树的树干,所以采用定点定景的方法是十分合适的。还有一种是定点换景。描绘的角度是固定的,描绘的对象不断变换,这就是定点换景,这种方法常常用来描写环境。比如,在写景作文中,描绘者站在高处眺望,有的是先写东边的景物,再写西边的景物,有的是先写远处的景物,再写近处的景物,作者的立足点则始终都是固定不变的。在《狱中书简》中,女革命家晚间在牢房以窗口为立足点向外眺望。先看片片白云,再看白云下边的燕子,突然大雷雨来了,闪电来了,居然在这样的时刻还发现“一只夜莺在窗前的一株枫树上叫起来……”在不断的“换景”中,我们看到身处牢房的女革命家对于多彩的大自然的热爱。采用定点换景的方法,首先要选好描绘的角度,即选择一个合适的“点”。其次,景物的变换顺序要安排合理,前后次序要有内在的联系,表达层次要清楚。如果描写的景物不变,而描绘的角度有所变换,这便是定景换点了。比如描写一座纪念碑,先从正面看题字,再到背面看碑文,再看基座四面的浮雕。采用这种写法的时候要注意“点”的选择与变换要有助于表现景物的特征,点的变换要在文章中交代清楚。如果换点不作交代,或者交代得不清楚,就会显得换点无序,影响景物的美感。在写参观游览的作文中,最常见的是不断变换描绘的立足点,同时,随着立足点的变换,被描绘的景物也不断变换,这就是移步换景的方法。这种方法便于详尽的,多侧面多层次的表现景物的全貌。怎样逐层表现几个景点的不同特征。用移步换景的方法还特别要注意层次与过渡。

(七)恰当描绘色彩。

要把景物描写得真切传神、生动形象,就必须细致入微地观察和体验所写的景物,具有敏锐的色彩感,从而准确地把握景物的色彩特征,进行着色“包装”,使习作语言增色。例: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白。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火烧云》)这段话中作者运用一连串不同形式的表示色彩的语言,描绘了不同时间所见到的不同色彩的火烧云,将色彩斑斓的火烧云表现得淋漓尽致,构成了一幅美不胜收的画卷,给人以赏心悦目的美感,令人赞叹不已。

(八)摹声与赋神。

景物描写不光靠色彩渲染来吸引人,造成读者视觉上的美感,还可以摹声来绘景,造成读者听觉上的美感。有声有色的景物描写,给人身临其境之感。在《葛洲坝工地夜景》中有这样一段描写:那“嘟嘟”的汽车声,“呜呜”的火车声,“突突”的拖拉机声,“轰轰”的山石爆破声,还有“嗨哟嗨哟”的劳动号子声,组成了丰富多彩的合奏曲。作者通过听觉所感,运用丰富形象的象声词,展现了葛洲坝工地夜晚热火朝天的景象,令人如闻其声,如观其景。同时,生动可感的象声词赋予读者丰富的想象:这美妙的旋律,就像交响乐,令人陶醉;又好似战鼓冬冬,军号滴滴,激励人们奋发向前。许多自然景物由于被赋予审美想象,将景物人格化,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具有人的情怀,也正是这种人的感情与景物水乳交融,使读者产生共鸣,引起联想,使景物描写带有传神色彩。在《家乡的秋白梨》中有这样一段描写:初夏,梨树上青青的果实躲在翠绿的叶子中间,像一个个害羞的小姑娘。一个“躲”字令“小青果”有“形”有“神”,这样的描写既情趣横生,又耐人寻味,怎不传神呢?当然,景物描写的语言“包装”,决不能矫揉造作,必须恰到好处,保持语言原汁原味的魅力,让景物有声有色有神,这样才能令你的习作锦上添花。

(九)景物描写的挖掘法。

深入挖掘首先是指写作前,我们要慎待思考过程。思考时应尽力去挖掘作文题目、题材等方面的内涵,通过合理的想象,寻找所要描绘的景物的外在特征;下笔后要以自问的形式考察自己描写景物的目的是否达到。例如,决定或检查一段景物描写时,就应该问一问自己“这里需要景物描写吗?”“这段景物描写在这里有什么作用呢?”等问题,这样不断强化自己的景物描写的作用意识,以避免为写景而写景。文章《雪后》是通过对雪景的描绘抒发了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的。你看:……大雪过后,万物洁白,房上,地上,树上全披上了一层厚厚的玉衣。远眺天地相连处,太阳正要升起,红彤彤的彩云不断扩散,使这遍野的大雪越发显得明净。冬小麦盖着雪姑娘亲手缝制的软乎乎的大棉被,安安稳稳地睡了,心里默默念着:明年的麦穗,一定结得又大又饱满。雪花无私地滋润着大地,大地正做着温馨的梦,构思着春天的绚丽图景。作者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将大自然这神功妙笔所绘出的北国风光图再现给读者,就为的是通过景物描写表达自己内心的爱雪之情。他写到:“我多么希望这雪景永在,永远停留在这辽阔无垠的土地上,来装饰祖国壮丽的山河,给人以美的享受。但这是不可能的。雪花,似乎一出生就是为了粉身碎骨,装饰大地那只是它一生中微不足道的一点小事,而更重要的则是牺牲自己,滋润大地,来孕育一颗颗丰满的种子,酝酿一个生气勃勃的象我梦中一样的丰收场面。”显然,作者是不满足于对壮丽雪景的描绘的,他在进一步地挖掘雪的作用,并通过对雪的作用的描写赞扬一种精神,一种从一出生就是为了他人粉身碎骨牺牲自己的奉献精神。这样的写景就是有明确目的的,深化了主题的。

(十)景物描写的对比法。

所谓对比法,就是把两种或两种以上情况加以对照、比较,从而突出它们的差异点的方法。在一些同学的眼里,似乎什么景物都是一样的,原因是他们只看景物的一时而不见景物的另一时。建议同学们使用对比法来认识景物的特征。例如,写校园,我们就可以关注一下清晨时的校园与黄昏时的校园的不同,并且静下心来细细想一想不同与相同的具体原因,这样把握景物的特征就比较容易了。景物描写要真实、准确,观察者的心理也起很大作用。同是一片山林,在一位同学笔下:“……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高低低、林木阴森的山岭、叫人有点害怕。”而另外一位同学同样写这一山林就是“这里山环水绕,绿树成阴,哗哗的流水声好象在为婆娑起舞的枝条轻轻地伴奏,简直是个绝妙的仙境。”短短一句话就不仅把山势水情描绘了出来,而且也传达出自己当时的快乐心境与对山林的热爱之情。总之,我们在动笔前总要进行一番对比,通过对比,来把握景物描写的特征决定景物描写的对象、方法和语言。

(十一)动态追述法。

动态追述法指的是在写作游记时,要尽量回想当时游历的情景,如何走的路,怎样看的景,留下什么样的印象等等。一俟游历的情景清楚之后,再考虑布局;文章写成之后,还要检查文章是否用了适当的语词交代了观察点的变化;还要检查观察的角度与描写出的景物的特点是否具有一致性等等问题。在进行景物描写时要有点有面,突出重点。我们说每一处景点都少不了有山水、有花草、有树木……对于这些我们不能面面俱到,像开杂货铺一样一一罗列出来,逐一描绘。否则就会给人流水账的感觉,令人乏味、厌看。那么为了突出中心,吸引读者,我们应该选择最有特色、最有代表性的一处或几处来具体描绘。其它则可简略叙述一笔带过。写文章也正如我们旅游一样要有走有停。文中的走则是略写,是面的体现,文中的停则是浓墨详写,是文章重点的突出。如果文章详略得当,点面适宜,那么读者看后会产生与你同游的感觉。另外,在写游记时,将动态与静态穿插着描写,效果会更好。

这些景物描写的写作方法在小学、初中、高中课本里都有涉及,只要用心去阅读课本、学习课本,相信大家一定能很好地掌握。

希望上面的介绍能给你带来帮助,谢谢!想要更多写作方法和技巧请关注我!

以上就是小编关于【描写大自然的作文400字】的分享,希望对你有用。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