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节余韵 【美】杨凯文摄于2020年11月11日
有一首钢琴曲让我百听不厌,有一首钢琴曲让我难以释怀,有一首钢琴曲让我充满遐想,这首经典就是《少女的祈祷》。
很多年以前,我看风靡一时的电视连续剧《渴望》。小男孩东东在钢琴琴键上行云流水般弹奏出的一串串如梦如幻的音符,让我久久不能平静,久久不能忘记,音乐主题的阳光、天真、无邪,仿佛使人看到一双少女碧蓝清澄且又含嗔含忧含怨的眼睛。
事隔多少年后,我才知道,和我一样,很多的音乐爱好者往往对于这首曲子的旋律十分熟悉,因为许多宾馆、酒店的背景音乐都采用着它的主题,却不知道乐曲的名字和作者。
很多年后,我知道了这首钢琴曲的名字叫《少女的祈祷》,作者是波兰女钢琴家芭达捷芙斯卡。
曲子创作完成于1852年。1859年,它被刊登在法国巴黎一家音乐杂志的副刊上,很快就不胫而走,先后以100余种不同的版本风行全球。有意思的是,有人把它改编成了四手联弹、八手联弹或其它形式的器乐曲,甚至还有人给它填词,改编成歌曲。
行家们注意到,乐曲的结构简单纯洁,技巧并不复杂,为速度适中的行板,变奏曲式的主题温婉幽丽,音色秀美清纯,旋律迤逦缱绻。它不仅曲调优美高雅,还带有类似宗教虔诚的质朴情感,能使你从中感受到对美好幻想的期盼,对圣洁与高尚的向往,引发着心灵的震颤。钢琴一次次重复变奏着主题,又不时出现装饰音,力度和音区也有所变化,加之三连音和颤音的多次出现,成功地表现出少女的洁净、纯情和遐思。结尾时的袅袅余音,好似让我们看到了她如泣如诉的侧影。每每听着这首曲子,我眼前总会浮现一幅圣洁少女跪在庄严的圣坛前的情景来。
女钢琴家芭达捷芙斯卡,出生于波兰的首都华沙。我们已无从知道这首曲子的创作经过,只知道它是名副其实的少女之作。豆蔻年华的少女,思春、怀春、惜春、叹春,既清新单纯又善于幻想,以各种色彩编织未来,以各种眼光憧憬爱情,以各种梦想祈愿生活。芭达捷芙斯卡在18岁谱写了《少女的祈祷》,28岁便离开了人世。岁月不居,韶华早逝,但留芳百世的这么一首绝唱,却是一枝永不凋零的玫瑰,绽放在世界音乐的百花园。俄国杰出的文学家契诃夫曾在他的著名剧作《三姐妹》中引用该曲作为配乐,俄罗斯著名作曲家穆索尔斯基也很推崇这首钢琴小曲。
乐曲琶音式的上行下行,旋律波浪式的起起伏伏,抒发着少女内心的不安、激动和祈求,单纯中揭示出深刻,明丽中蕴藏着感伤,流畅中显露出柔美。多少次我都在问着,创作这首曲子时含苞待放的芭达捷芙斯卡,该是有着怎样丰富的多愁善感和无边的怀想啊!少女究竟在祈祷什么呢?祈祷着穿过一片明媚的丘陵春野?祈祷着出现一个朦胧的江边月夜?祈祷着古堡里走出一位翩翩王子?我想起了我喜欢的前苏联时期的歌曲《纺织姑娘》,不仅曲调明快,歌词也简单优美:在那矮小的屋里/灯火在闪着光/年轻的纺织姑娘/坐在窗口旁/她年轻又美丽/褐色的眼睛/金黄色的辫子垂在肩上。她那伶俐的头脑/思想得多深远/你在幻想什么/美丽的姑娘/在那矮小的屋里/灯火在闪着光/年轻的纺织姑娘/坐在窗口旁……我不知道歌词描绘出的纺织姑娘,能否作为《少女的祈祷》的一个注解或是一幅插图?
我们已经无法得知150多年前的波兰少女内心的祈祷,但我酷爱《少女的祈祷》。我记起了一个深秋的夜晚,一个年轻的姑娘对我描述的梦想:“我始终在等着一个人,一个可以带我去远方的人,但这个人一直没有出现。”有时我会很伤感地想着,随着时光的流逝,她能坚定而执着地找到可心的人儿吗?这个能够带她去远方的人会出现吗?但不管怎么说,千万个少女千万个梦,千万条江河归大海,梦的主题都是一个:我等着一个人,我等着一个可以带我去远方的人。
听,少女在祈祷,少女在祈祷着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