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北京保卫战明朝那些事(明朝于谦是怎么打赢“北京保卫战”的?)-亚博安卓下载

网友提问:

明朝于谦是怎么打赢“北京保卫战”的?

优质回答:

于谦打赢的北京保卫战又被称为明朝续命战役,要想弄明白他是怎么赢的,就必须先来一波战役前的背景介绍。

背景:土木堡之变

明朝初年,蒙古部落主要分为鞑靼、瓦剌、兀良哈三大部,而后瓦剌统一三部,于明朝正统十四年以明朝失信为名,兵分四路南下进攻大明。

宦官王振专权,怂恿明英宗朱祁镇效仿先祖,御驾亲征,好立不世之功。

朱祁镇不顾群臣谏言反对,毅然出征,亲率号称五十万大军征战瓦剌。

愿望总是美好的,现实总是残酷的。

在土木堡,明军大败于瓦剌,全军覆没,死伤过半,英宗朱祁镇被俘,史称“土木堡之变”。

隔日,皇帝被抓的消息传到京都,举国震惊,要知道随皇帝出征的不光是武将,还有许多文官,当时明朝的状态是,能征战能谋划大多战死前线,剩下大多数是老弱病残只能在朝堂上哭哭啼啼。

朝野动荡,人心惶惶。

如谷应泰所言“土木之变,司徒不戒,车驾蒙尘,九庙震惊,百官拔舍,国无长君,不几青城五国乎。

看这架势,是要走北宋灭亡的路啊。

好了,背景交代完了。就是在这种举国皆乱,一片残局的状态下,于谦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转变危局,化腐朽为神奇,为大明王朝守住最后的防线,打赢北京保卫战的。

1.在政治上占据主动

首先,拒绝迁都。皇太后召集大臣议事,有些官员主张顺应时局,南逃迁都,在关键时刻兵部侍郎于谦历言:“言南迁者 ,可斩也。京师 ,天下根本 , 一 动则大事去矣 , 独不见宋南渡事乎”。

于谦的建议得到了大多啥臣子的拥护。守城抗战,以稳军民之心。

第二,另立新帝。瓦剌军手里有明英宗,作为政治筹码,囤货居奇,即使朱祁镇无能,也是个皇上,还是极大地政治作用和影响力。

但国不可一日不君,朝局稳定,人心才可稳。

于谦将孟子“民贵君轻”思想理论落实落地,提出“社稷为重,君为轻”,主张立朱祁钰为皇上,遥尊朱祁镇为太上皇,这样明英宗便在瓦剌军手中失去了政治价值,而明朝则在这场战役占据了政治上的主动。

2.整顿内政

将土木堡之变的祸首王振余党超级灭族,以宽慰人心。

招纳人才,提拔文武官员,于谦认为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将在土木堡之变中战败逃回并获罪的原大同副将石亨,免罪释放并委以重任。

同时,改革军制,创建团营制,提高作战效率,更加适合此次保卫战役。

3.调配兵力资源,明确作战统一战线

由于明王朝刚刚战败,军力不济且大部分折损,于瓦剌的军事力量相比,简直是悬殊至极,再加上明朝大部分军力都部署在西南和浙闽一带,路途遥远且必须防止边境其他部落入侵,调动起来异常困难。

急调京城周边各地备操军、备倭军和运粮大军到京师,史书上有记载当时有二十二万大军集聚京城,但后来有史学家考证,考虑到空间距离,人数不可能有如此之多,而且大多数都为战斗力不足的新兵和旧兵。

同时要求官员前往京城周边招募士兵,紧急训练,已补兵力不足。

组建民间武装力量,发动京城内所有民宗拿起武器,对抗瓦剌军。

于谦制定以京都为中心,以宣府 、大同 、居庸关 、古北口 、紫荆关为屏障的抵抗战略。

否定了石亨禁闭九门,固守城池的战术,主动出击,绝不示弱,亲率重兵设伏于德胜门,形成依靠京城为营,以战为守,分掉援军的战术格局。

在作战的主要方向上,隐藏主力部队,伺机而动;

在次要方向上,避开敌军主力,采取小股军队袭扰,多处出击,迷惑敌军。

同时,假装战败诱敌深入德胜门,神机营火器齐发,射杀瓦剌军数万人,使其兵败于城下。

4.保障后勤供给充足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粮食的充足是战争胜利的前提保证。

当时京城内的粮食不足二十万军队的日常所需,在京城东郊的通州有数百万石粮食储备,但无法短时间内运送到京城内,但于谦则采用一切手段运粮,以保证军队不至于因为粮草短缺而不战自败。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除了官府自有车辆昼夜运粮外,还动员百姓前往通州运粮,除常规运费外,额外另有每次白银一两奖励,于是这种鼓励模式下,运粮队伍不停不歇,将所有通州粮草运到京城,稳定军心,保障充足的供给。

以上。

其他网友回答

于谦是如何打赢“北京保卫战的”,首先说一下战前北京,蒙古瓦剌部三路大军南下劫掠,注意这次蒙古兵的目的是来“零元购”本身就没想着要灭大明取天下,结果瓦剌主力太师也先也一路意外的获取大胜——土木堡之变,一天消灭了明朝京师三大营的20万主力俘获皇帝明英宗朱祁镇,面对这个超级大意外,也先也不知所措了,从土木堡战场撤下了后,也先整整休整了一个月,如果战前的目标就是攻打北京灭掉明朝就不可能休整一个月,这是给明军喘息的机会了。但也先确实休整了一个月,这就说明了战前也先方就没想到这种局面,但既然土木堡明军主力尽失了,也先立刻调整了目标进攻北京尝试一下,但是也先毕竟是太师不是大汗,攻击北京需要指挥一下名义上司——当时的蒙古大汗,也需要集结部队和后勤给养,毕竟不能指望明军总犯错。虽然也先也知道兵贵神速但是没办法准备充足之前确实不能进攻,所以还是等了一个月。了解这个背景之后咱们再说一说北京保卫战,于谦又是怎么打的。

1.先定战和之策

土木堡惨败的消息传回北京之后,很多朝臣当时就傻了,第一反应就是跑,撤退到南京,但是于谦是激烈反对的,土木堡一战稀里糊涂的输了,北京再不守,那天下的军心、民心就散了,再说北京守不住整个华北就失去了,北京身后无险可守一路就要退到长江沿线了,而且仓促之前撤退,北京的人员物资根本也来不及全部撤走。北京必须守,守不住也得守,守住北京天下军民才会有信心,才会积极地增援过来,否则就是北宋“靖康之耻”的重演。

2.扶立新君

在定下守北京的战略决策后,就要研究怎么守,首先就是扶立新君,因为也先是以送还英宗皇帝的名义进兵的,还经常利用英宗皇帝位让各地的守军开城投降,所以这时候第一件事就是换掉英宗,立英宗的弟弟朱祁钰为新君,领导北京保卫战。

3.召集援军整军备粮

于谦征召附近的军队增援直隶、河南的备操军进京,备操军是明朝的预备役二线部队,急调山东以及沿海的备倭军,调动京杭大运河沿岸的运粮军携粮入京,既补充了兵力又顺道把粮食运入北京,北京城的兵力由几万人迅速增加到了22万人,在兵力数量上形成了优势,但是质量不能和原来的京师三大营相比。质量不行就得练,于谦改三大营为10团营,原来的京师三大营是骑兵营、步兵营、火器营各自独立,更适合进攻野战,但现在是城市防御战,于谦打散了步兵骑兵和火器的独立编制,改为合成编制,10团营中混合了步兵骑兵和火器部队,1个团营做总预备队,剩下的9个团营分守北京的九门。

北京东郊的通州大仓存有百万担粮草,可供京师军民一年的食用。但短期运入北京很困难,于谦采征用的500辆大车昼夜运粮外,还动员百姓参加运输,每运入城20石粮食除运费外另发白银一两,告示一出运粮队伍川流不息,昼夜往返。几天时间通州百万石粮食悉数运入城。在此基础上于谦还下令,官兵皆预支半年禄饷,军民有钱有粮后士气大振。

4.责任明确统一指挥

按照明朝的体制,兵部是军政部门,主管练兵带兵但不能用兵打仗,所以兵部尚书是不能直接指挥军队的作战。为此,明代宗专门下令,授予于谦“提督各营军马”的重任,命在京的各营将领皆接受其节制。将士凡有违抗军令者,于谦有先斩后奏之权。于谦担负起了全权指挥统一部署北京保卫战的重任。

6.开出九门野战退敌

于谦忙乎一个月后,也先大军赶到,于谦放弃了龟缩死守的策略,命令部队全部开出九门依城野战,同时命令锦衣卫全城戒严,一查奸细内应,二查带甲的军人开战之日在北京城内发现带甲的军人没出城作战立斩,军队开出九门后,必须死战,敌军不退不开城门,每座城市上设置一名御史,敌军不退城门如果被打开杀御史,就这么威武,结果是也先一战德胜门二战西直门两战两败

也先本来就没有做好和明朝总决战的准备,只不过受到土木堡意外的胜利的刺激,又带着明英宗准备来北京碰碰运气,结果发现北京城防在一个月里已经被做的铜墙铁壁,明朝各路援军也在陆续赶来也先只能后撤。北京保卫战就此胜利。

其他网友回答

土木堡之变是明朝历史上的转折点。明军元气大伤,军中精锐毁于一旦,勇将重臣多人战死,英宗被俘。

正统十四年(1449)八月十七日,消息传到京城,引起巨大的震动。

临危受命

此时的京城内外,人心惶惶,文武百官,张惶失措,甚至于在朝堂之上号啕大哭。

面对危局有人主张用金银珠宝赎回英宗,有人主张关闭城门固守待援,更有翰林侍讲俆珵主张迁都南京,以避瓦刺兵峰。

正在众人争论不休之时,兵部侍郎于谦挺身而出,大声疾呼:“言南迁者可斩也!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势去矣!”

“国不可一日无君”面对也先以英宗为人质,威胁明王朝安危的局面,为了稳定国政,于谦提出了“社稷为重,君为轻”的口号,联合朝臣请求朱祁钰以大局为重,继承皇位。

这个提议得到了皇太后的赞成。于是,九月初六,郕王朱祁钰继位,这就是明景帝,改元景泰,遥尊英宗为太上皇,挫败了也先挟持明英宗为人质,百般讹诈朝廷的阴谋。

另一方面,景帝命于谦为兵部尚书,调兵急赴京师守卫,并转运通州仓粮入京,做好大战前的准备。

保卫京师

十月,也先以英宗为人质,率军入紫荆关,过易州(今河北省易县),到良乡,一路势不可当。十日,大军跨过芦沟桥,直抵北京城下。

于谦在景帝的支持下,部署北京城防,调动诸将分领官军22万,布列于北京九门之外。于谦亲自到城门上,决心和守城的将士们同生共死。

于谦和石亨陈兵于德胜门外,以扺挡瓦刺军主力。身后城门关闭,以示背城死战。

也先派出一万骑兵进攻德胜门,明军炮箭齐发,瓦刺军阵脚大乱,也先的弟弟也中炮身亡。乘敌军慌乱之际,明军冲入敌阵,杀得敌兵溃不成军。也先?忙回撤,明军紧追不放,城外居民见瓦刺兵败,也爬上屋顶,向敌人投掷砖石,以助军威。

也先又转攻西直门,也没能得逞,只得退下来。继而率部向南转移,到彰义门土城时,又遭到石亨义子石彪的截击,也被杀退。

也先环攻不下,只好挟英宗拔营退兵,由良乡往西,出紫荆关而去。于谦又派出骑兵一路追击,在清风店,固安等地又多次击败了敌兵,沿途斩获颇多,夺回被掠的大批百姓和牲畜。

十一月初八,北京城城门解禁,北京保卫战胜利结束。此后,于谦继续整顿防务,充实边关,严防也先卷土重来。

于谦率领军民力战九门,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辉煌胜利。在战争中,于谦将火器部队与步兵和骑兵部队结合起来,协同作战,有效地抗击了瓦刺军的进攻,创造出明代城市阵地防御作战的特殊战法。

京城中军民齐心,同仇敌忾,也是大败瓦刺军,取得北京保卫战胜利的重要因素。

其他网友回答

关于于谦是如何打赢“北京保卫战”这个问题,确实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历史问题。

“北京保卫战”不仅延续了大明王朝的国远,保住了北方的半壁江山,还避免大明王朝重蹈南宋王朝的覆辙,落个偏安一隅的下场。

北京保卫战,是大明王朝建国以来经受的最为严重的一次考验。

此战若败,则广大的北方地区将无险可守,势必落入瓦剌人的手中。

因此,“北京保卫战”的历史意义是非常重大的。

要想搞清楚于谦是如何打赢这场战争的,我们得先了解一下这场战争是如何发生的。

搞清楚了这个问题,我们就可以了解清楚大明王朝当时的处境到底有多恶劣了。

公元1449年,明正统十四年七月,大明和北方的游牧政权瓦剌发生边关贸易冲突,七月中,瓦剌政权首领也先发动对大明王朝边关辽东、甘肃、宣府、大同的全面进攻。

七月十七日,明英宗朱祁镇经太监王振的怂恿,在没有做好充分准备的情况下,留下弟弟郕王朱祈钰监国,自己带领二十万大军和几十位朝廷重臣出征瓦剌。

八月十五日,由于指挥不当,大军在土木堡被也先带领的骑兵击败,二十万大军全部战死,英宗被俘,成为也先的俘虏。跟随英宗出征的朝臣也全部战死。史称“土木堡之变。”

此战,将大明王朝几十年积累下来的武器装备、精锐部队全部消耗殆尽,许多朝廷重臣战死。京城的守军只有不到十万的老弱病残,根本无力抵抗也先的进攻。

大明王朝自建立以来,第一次遭受如此大的损失,也是第一次经受如此巨大的考验。

国家陷入风雨飘摇、人人自危的恶劣境地。

八月十六日,消息传到京城。一时之间,京城人心惶惶,纷纷收拾细软,准备南逃避难。

有幸没有跟随英宗皇帝出征而活下来的大臣们,大部分都认为京城守不住,主张将首都迁往南京,以保住大明王朝的朝廷根基。

作为代理皇帝的朱祈钰也拿不定主意。眼看着大明王朝的国运就要被改变之时。大明朝的拯救者于谦站了出来。

他大吼一声,镇住朝臣,然后建议监国的郕王朱祈钰将建议南迁的人都杀掉。并且拿出自己的主张:死守北京城。

于谦指出,京城乃是天下的根本,根本一动,则天下不安。一旦朝廷南迁,北方广大平原地区将无险可守,很快将全部落入也先手中。这样大明王朝就会重蹈南宋的覆辙,只剩下半壁江山。

唯一的办法就是死守京城,击败也先大军,这样才能保住大明的江山。

于谦的主张得到了当时的几位朝廷重臣的支持,同时也得到了朱祈钰的支持。

于是朱祈钰命令于谦担任兵部尚书,并且主持京城的防御工作,将国家的命运全部寄托在于谦身上。

然而,主张死战的于谦此时面临的状况是非常恶劣的,摆在在他面前的就是一个烂得不能再烂的摊子。

第一、当时的北京城,主力精锐大军全部战死在土木堡,剩下的十余万老弱病残的二线部队,根本无力防御京城,应对即将到来的大战。第二、皇帝在敌人手中,政治上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第三、京城人口众多,粮食严重不足。

每一个都是棘手的问题,都需要于谦去解决。

面临如此糟糕的局面,于谦做了哪些工作,以扭转当前不利局面的呢?

第一、于谦发布全国动员令,征集全国各地能调动的军队全部赶赴京城,拱卫京师。这些军队的详细名录如下:(一)两京备操军、河南备操军;(二)山东、南京沿海的备倭军;(三)江北以及北京附近的运粮军;

“谦请王檄取两京、河南备操军,山东及南京沿海备倭军,江北及北京诸府运粮军,亟赴京师。以次经画部署,人心稍安。(《明史·于谦传》)。”

命令下达之后,沉寂已久的大明王朝开始了全国总动员,所有的奉诏部队日夜兼程,飞马赶赴京城。

同时,于谦还下令正在福建平叛的宁阳侯陈懋带领平叛大军赶赴京师,参加北京保卫战。(会英宗北狩,景帝立,遂诏班师。)

这应该是于谦手上唯一能那得出手的部队。

奉于谦的军令,十余万大军将齐聚京师,和京城原有的守军一起,准备和即将到来的也先决一死战,保家卫国。

“军队的数量虽然少了点,但也勉强够用了。”于谦看着全部集齐的二十余万大军,如是想到。

军队数量不够的问题解决了,可是二十几万的大军聚集京城,再加上京城原有的广大居民,这每天可都是要吃饭的,粮食问题怎么解决呢?

当时,在离北京不远的通州囤积有大量的粮食,但是因为担心运输过程中被也先的部队偷袭,没法运到京城来,甚至有人主张将粮食全部烧掉,以免落入也先的手中。

面对这一看似不好解决的问题,于谦用一个非常巧妙的办法,轻易就解决了。

于谦下令:所有赶赴京城参加京城保卫战的部队,全部从通州经过,然后由这些部队将粮食运往京城。(通州积粮,令官军自诣关支,以赢米为之直,毋弃以资敌。)

有了这十几万的大军加上充足的粮草,于谦终于用实际行动稳定住了局面,稳定住了军心民心!

好了,粮食和军队的问题都解决了,该解决最后一个重要的问题了。

因为皇帝在也先手里,导致于谦在政治上处于非常被动的局面。而这个问题又不是靠个人努力就可以解决的。

于谦再此面临不利的局面。

但这个问题就真的没有办法解决了吗?显然不是。

鉴于当时朱祁镇的太子年纪实在太小,在这种关键是时候,不便做皇帝。

于是于谦先和众大臣商量,然后取得皇太后的同意,决定先立英宗皇帝的弟弟朱祈钰为皇帝。这样一来,皇帝陛下在敌人手里面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于是,在土木堡之变刚刚过去一个月后的九月十九日,郕王朱祈钰在于谦等大臣的拥护下,在北京登基为帝,改年号景泰,以1450年为景泰元年。

登基后的朱祈钰立刻颁下圣旨,尊奉朱祁镇为太上皇,以后但凡新皇帝的命令和太上皇的命令出现矛盾的时候,一律以新皇帝的命令为准。

朱祁镇的第一段皇帝生涯宣告结束。

面对即将到来的大战,于谦终于解决完了面临的所有应该解决的重大问题,京城的防御工作也基本完成。

剩下的就是如何打退也先大军的问题了。

也先,来吧!我就在这等着你,大明就在这儿等着你!只要你有本事,一切你都可以拿去!

《孙子兵法》曰:“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

在战争之前,于谦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调集军队,转运粮草,修补城墙,稳定人心。把对战争有影响的所有能做的事情都做了。

单从兵法理论的角度来说,于谦的“庙算”远胜于长途奔袭作战的也先。

战争的天平似乎已经开始向大明王朝倾斜了。

战争的结果真能验证《孙子兵法》理论正确吗?

也先没有让于谦没有等多久,因为他已经来了。

公元1449年,明正统十四年十月十一日,一直压在北京城头上的一块大石终于落下,也先大军突破紫荆关,兵临北京城下。

带领大军兵临北京城下的也先并没有第一时间发动进攻,而是先派人通知于谦,皇帝(朱祁镇,此时已经是太上皇)在我手下,你们赶紧派人过来谈判。

但是于谦根本没有怎么搭理他。

因为在这之前,于谦已经做好全部准备。

首先,于谦下令,九门守将,带领全部的守军,开出城外驻扎,和也先在城外进行决战。大军出城之后,即关闭城门,不胜不得入城。同时于谦命令:临阵,将不顾军先退者,斩将;军不顾将先退者,后队斩前队。

于谦还告诉将士们:几十万大军被杀,太上皇被俘,大明王朝的脸早就丢尽了,此次虽是守城之战,但也是复仇之战。战端一开,即是死战之时,敢违抗军令者,一律杀无赦!

下完命令之后,于谦穿上自己的盔甲,带上士兵,奔德胜门而去。

德胜门,乃京城最北端的城门也。离也先大军最近,防守压力最大,被也先大军全力攻击的可能性也最大。

于谦自己亲自防守德胜门,将这一重担挑在自己的肩上。

将士们一看,于谦这是玩命的架势,不但自己玩命,还带着所有人和他一起玩命。

于是都奋勇杀敌。

其次,于谦根据京城的地理位置,做出了其他的相应部署。

一切都已经准备就绪,就等也先进攻,好打他个落花流水,哪有心思和也先谈判?

想要通过谈判解决问题的也先被于谦戏弄了几次之后,感觉心灵受到了极大的伤害,于是下令大军进攻。

十月十三日,也先派出弟弟孛罗带领一万骑兵,攻打德胜门。

也先的弟弟孛罗是常年带兵的人,经验丰富。

在大军行进之前,担心有埋伏,于是派出小股骑兵前去侦查,遇到少量明军队部队,一看到瓦剌大军,就一哄而散,毫无抵抗之力。

得到骑兵侦查的结果后,孛罗判断,明军并没有做好守卫的准备,于谦的强硬也只是虚张声势而已。

于是带领大军呼啸着向得胜门冲去。

可惜,孛罗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兵书云:兵者,诡道也。能而示之不能……

行军打仗这种事情,怎么能完全相信眼睛看到东西呢?

于谦虽然是文官出生,但是他深谙兵法。

在战前布置任务的时候,他就和部下的将领们分析,也先最有可能优先进攻的一定是德胜门,于是,他们早就在通往德胜门的道路上为也先准备了一顿大餐—京城三大营中的神机营。

这个神机营可是全部配备火枪的部队,而且是一支带着复仇欲望的部队,用他们来伏击也先的骑兵,最合适不过。

孛罗看到的散兵游勇,是于谦提前安排好的诱敌之计。

不明就里的孛罗带领大军一头扎进于谦事先为他准备的伏击圈,结果被埋伏在民居中的神机营包了饺子,全军覆没。连孛罗本人也没能逃出去,连同一万大军,全成了神机营的抢下亡魂!

听到弟弟被杀,一万大军全军覆没消息的也先愤怒了。

他立即下令全部大军一起进攻北京城,并且自己亲自带领主力大军进攻同样为京城北边城门的安定门。

话说这个也先也不知道是被愤怒冲昏头脑还是本身就水平不行。但凡多少知道点兵法常识的人都知道,但凡用兵,第一个不能做的事情就是你的敌人希望你做的事情。

可是也先两次进攻都犯同样的错误。

第一次,进攻德胜门,因为于谦早有准备,结果也先送掉了弟弟的性命,还赔上了一万大军;第二次自己亲身上阵,也是犯同样的错误,进攻安定门,这也被于谦提前预料到,并且也和德胜门一样,提前做了充足的准备。

在安定门前,于谦给也先准备了什么礼物呢?

一个及不安分的好战分子,石彪;一支战斗力极强的骑兵部队,将领为石彪的叔叔石亨。

石彪,人如其名,非常彪悍、好战。

石亨则是原来的边关守将,在此之前就已经和也先打过很多次交道,还被也先大败过。算是仇人见面,分外眼红。

这叔侄俩带兵到安定门外之后,经过一番商量,决定采取前后夹击的办法对付也先。

石亨带领骑兵军团埋伏在也先撤退的必经之路上,由石彪和守城将领带领步兵在城门迎战也先,一旦双方交战,石亨从后面杀出,前后夹击,也先不死也得脱层皮。

也先率领大军到达安定门的时候,守军不但不在原地列阵等候也先的冲杀,反而提前向他的大军冲杀过来。

明军在石彪的带领下,冲入也先的前军,然后左冲又突的,几下就把也先的前军搅乱,让也先无法组织起有效的进攻。

很快,也先的中军和后军也都相继发生混乱,也先不得已下令暂时撤退。

可是在撤退的过程中,又遭到石亨的伏击。也先带领大军一路跑,一路被石亨从后面追杀。也先大军损失惨重。

而此时的西直门守将孙镗却面临一个尴尬的局面。

由于分配给孙镗的守军战斗力比较差,孙镗无法抵御也先大军的进攻,于是想先退入城中。

负责城门守护的大臣因为事先得到于谦的命令,没有开门。

孙镗只能继续和也先大军战斗,此时进攻其他几门的也先大军听说西直门的明军战斗力差,容易打,于是全都往西直门这边聚集,孙镗的压力进一步增大。

关键时刻,石亨带领骑兵赶到,和孙镗前后夹击,打退也先大军。

眼看攻入京城已经没有希望的也先,下令大军退回老本营土城。

可是等也先大军到达土城的时候,又被当地居民爬到房顶,用板砖等工具伏击。土城也待不下去了,也先继续往北撤退。

也先这次进攻北京城失败之后,就再也不能组织起大军继续进攻北京城,而是在北京城附件游荡了一段时间。

在游荡的过程中,又被明军打败好几次,最后还被于谦用大炮轰了一次,这才心不甘情不愿的撤出塞外。

此时已经是十一月八日了。

至此,北京保卫战全面结束。

就这样,于谦通过战前的积极准备,转运粮草,召集士兵,修缮城墙;解决政治难题,一步一步将劣势转变为优势,最终扭转对自不利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赢得战争的主动权。在战争过程中又指挥得当,处处料敌于先,终于打赢了这场北京保卫战。

北京保卫战之所以能够胜利,于谦力挽狂澜的功劳自不必说。但也不能否认一个事实,虽然经过土木堡之变,明军精锐丧尽,但是大明朝这个强大的帝国的统治根基并没有被动摇,她依然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因此,也先和大明朝打仗,取得最终胜利的可能性很小。

既然这样,那是不是说北京保卫战有没有于谦都一样能打赢呢?非也。

世间之事是否可为,在人,不在事!没有一个统帅全局、力挽狂澜的英雄人物出现,大明的实力再强,也没有任何作用。

因此,于谦依然是伟大的民族英雄,这一点,没有任何疑问!

好了,这就是作者关于于谦如何打赢北京保卫战的答案,诸位还有其他看法吗?欢迎留言讨论。

(参考文献资料:《明史》《中国历代战争史》)

其他网友回答

首先我相信大家也从别人的回答中知道什么是北京保卫战了。我想说的是,于谦作为一个读书人,在蒙古虎视眈眈之下。建立以宣府、大同、居庸关为整体防御体系,有效抵御蒙古军队的侵扰。说明了,谁说百无一用是书生?

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无论什么身份,只要我们以国家领土完整为基础,寸土必争,只要是我们的无论任何蒙古还是其他列强谁也不能拿走。

于谦体现出了读书人的气节,也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民族英雄之一。

以上就是小编关于【明朝于谦是怎么打赢北京保卫战的】的分享,希望对你有用。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