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作文。《中国教育报》曾刊发过一条来自新华社的新闻,标题是“有责任感的毕业生求职最受欢迎”,内容是山-亚博安卓下载

中国教育报

作文。《中国教育报》曾刊发过一条来自新华社的新闻,标题是“有责任感的毕业生求职最受欢迎”,内容是山

问题补充:作文。《中国教育报》曾刊发过一条来自新华社的新闻,标题是“有责任感的毕业生求职最受欢迎”,内容是山东人才网对200家用人单位的人事主管调查发现,用人单位在挑选大学毕业生时,看重的因素依次是责任感、团队协作精神、待人接物能力等等,其中责任感被排在第一位。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请以“也谈责任”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
●略 这是一道话题作文题,话题作文审题立意要瞄准材料中的关键词“责任感”,从不同角度着眼,层层开掘,确定出不同的作文立意例如,可以从“责任感”的重要性的角度,确定这样的立意:①责任是人生的最美内涵;②要勇于担负责任也可以从“责任感”与他人的关系、与学业事业的关系上立意:①责任是人生之本;②责任是事业成功的基石等 优秀题目:沉重的责任 造就人生的壮观

如何在网上向中国教育报发稿?给个投稿邮箱

问题补充:有篇文章要发给中国教育报,可是找不到邮箱地址
●中国教育报投稿邮箱 编辑部办公室   传真:010-62244152记者部   窗口专刊:  [email protected]新闻部   提供新闻采访线索:[email protected]  外国教育专刊:  [email protected]专题部理论部   思想者专刊:  学园专刊:    [email protected]  教育科学专刊:基础教育部   基础教育专刊:  [email protected]    体育卫生专刊: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专刊部   高等教育专刊: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职业教育专刊: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民办教育专刊: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终身教育专刊:   [email protected]  高校科技与产业专刊:huangweibeij[email protected]文化周刊部   文化周刊:    [email protected]  校园内外专刊:  [email protected]  教师在线专刊:  [email protected]  校园心理专刊:  [email protected]  校园文学专刊:  [email protected]  综艺风专刊:   [email protected]招生考试就业周刊部   招生周刊:    [email protected]  升学指南专刊:  留学现在时专刊:  人才报道专刊:读书周刊部   读书周刊:    [email protected]  助学书坊专刊:  [email protected]  教师书房专刊:  [email protected]  大学阅读专刊:  [email protected]社会周刊部   社会周刊:    [email protected]  法与人专刊:   [email protected]  医药卫生保健专刊:[email protected]  科技大观:  社会视野专刊:  [email protected]  信息时代专刊:摄影部   新闻照片:  [email protected]  摄影画刊:  [email protected]  美术画刊:  [email protected]网络版部(网站)  [email protected]

为什么中国的教育要用成绩来衡量学生的前途 … 家长的思想也是这样 成绩差就不可以报好工作吗?

●周 弘序 赏识的学问周弘同志的书,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孩子成长的潜力有多大,怎样发现这些潜力,怎样把这些潜力释放出来?他以他的实践从一个角度做了回答:从赏识入手。赏识自己的孩子,看好自己的孩子,似乎是为人父母的本能。所谓“儿子是自己的好”说的就是这种情况。自己种的花草,怎么看着都觉得美,因为这里有自己的心血和汗水。然而在当前的教育实践中却出现了相反的情况。 一位心理学家到一所中学做调查,他让学生每人说出自己的优点。想不到谁也说不出来。这位心理学家以为孩子是不好意思说。再三启发动员,孩子们还是说不出。当然孩子不可能没有优点。心理学家换了一种做法,让同学们互相说他人的优点,果然就说出了不少条,问被说的同学,大体上也能得到认可。为什么他们自己说不出呢?这位心理学家找同学个别了解,他们说,平常听见父母说的话净是:“你怎么这么笨?”“连这个都不会?”“你看某某的孩子那一点多好!”“我小的时候比你强多了!”还有一些更难听的话。很少或者基本上没有听到过父母说孩子有什么优点。在一片责怪、不满之声中,久而久之,孩子也就想不到自己还有什么优点了。一般来说,父母没有不喜欢自己孩子的。对孩子的指责。不满主要是从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而又对自己的孩子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开始的。人各有长短,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每一个人都可能有某些方面的短处,也必然有某些方面的长处。要把所有的长处都集中到一个人身上,是不切实际的,做不到的。即使是长处的那一点,世界上有那么多人,也总有可能有人更胜一筹。永远绝对的世界冠军。世界纪录也是不存在的。可是许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总希望自己的孩子“出人头地”。人人都想“出人头地”,别的人怎么办7他们也想“出人头地”,结果还是同别人差不多。在中国的传说中,龙生九子,九子也各有不同的形象和能力。有的能呼风,有的能唤雨,有的力大无比,有的食量惊人。如果对这九个龙子各以它们不具备的本领要求它们,责怪它们,而不发挥它们的特长,这九个龙子也都不能成材,何况我们的家长们多数自己也还不是“龙。现在大家重视教育,这是好现象。但是人们对教育有种种误解,其中之一就是以为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提出被教育者的不是,就是不断地敲打。所谓“优点不说跑不掉,缺点不说不得了”,其实只是一种片面的认识。在大自然中,人同其他动物相比,没有马跑得快;没有鸟的翅膀,不能高飞;没有鱼的腮,难以持久潜水自由游泳;负重能力不如蚂蚁;皮厚不如牛,嗅觉不如狗;视觉不如猫;爪牙之利更不如虎豹豺狼,弱点可谓多矣。如果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天天自责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认定自己是最劣等的生物,人早就完蛋了。所幸从我们的老祖宗开始就不是这样做的。人发挥了自己制造工具的能力,从而发展了思维的能力,创造的能力,合群的能力,终于成为万物之灵,成为主宰地球的主人。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不会责怪牡丹为什么不香,梅花为什么不如牡丹花朵大,葡萄藤上为什么不挂西瓜,荷花为什么不能长在陆地山冈,而是各尽其天性,发展它们的长处,于是才有这万紫千红的世界,百花争妍,美味纷呈。惟独轮到看自己的孩子,总觉得他处处不如人,这是为什么呢?主要是期望值过于单一,要求每一朵花都开成牡丹,自然多数的花朵都成为不合格产品。再有就是期望值过高,要求达到目标的速度过快。小草不能成为参天大树,大树也难以速生。不切实际的期望值只能扼杀正常生长的生机,从而往往断送可能达到的辉煌。周弘的不幸在于他的女儿聋哑。周弘的成功在于他不轻言放弃,而是细心地、耐心地观察、发现。赏识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坚持不懈地鼓励孩子前进,克服一切困难地前进,不断地为孩子的每一个微小进步加油。他把这个方法推广到教育其他的孩子,也同样取得了成功。 赏识孩子是赏识孩子的优点、长处和进步,而不是忽视孩子的缺点和弱点。该指出的问题应当及时指出,该批评的问题应当及时批评,该制止的问题应当及时制止。这是不能含胡的。但是分寸应当适度,实事求是,不宜过分夸大,尤其是不可只讲这一个片面。孩子的成长毕竟是孩子自己的事,孩子身上缺点和弱点的克服,只有调动和依靠孩子自身积极因素才能真正做到,而且克服缺点和弱点的目的正是为了发扬长处和优点。忘记了这个目标,孩子就会感到一无是处,失去前进的信心,结果是缺点和错误也难以得到克服。 实际生活是十分复杂的。有些缺点和错误之中往往包含有合理的内核。有时长处和优点,可能暂时未能找到正确的表现形式。这些都要在引导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细心地加以体察。恩格斯曾经指出,人只为可能达到的目标努力奋斗。如果目标不可能达到,或者孩子自认为不可能达到,就会失去自信,从而失去努力的动力。所以,赏识孩子不仅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为孩子设置恰当的奋斗目标,而目要善于将目标分解为阶段性的可实现的目标,以保持孩子的自信力。更要善于发现孩子的每一个进步,加以肯定,加以鼓励,加以强化。孩子自己相信“我能行”,而且成为一种定势,就会成为克服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障碍的强大动力。人生的道路充满着各种艰难险阻,“不如意事常八九”。应当帮助孩子有这样的思想准备。人才的成长更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这是无法回避的。但是人生又应当是快乐的,不能以吃苦为目的。片面地强调苦读、苦学、苦干,不容易为孩子接受,更不可能有持续的动力。重要的是使孩子从每一步前进中感到克服困难的愉悦,收获的愉悦,达到新境界的愉悦,战胜自我的愉悦。奋斗本身就是其乐无穷。有了这样的感受,有了这样的人生态度,各种艰难困苦就都不在话下了,就都会成为“玉汝于成”的条件。能够笑迎困难,笑迎挑战,含笑去克服自身的弱点和缺点,自然能够勇往直前地攀登一个又一个高峰。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普通的凡人,不是神仙,也不可能超凡人圣。其实所谓的圣人也不过都是凡人,他们经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比较杰出的成就而已。赏识,可以发现孩子的长处和优点——这是每一个人都有的。赏识,可以顺应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创造条件使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得到充分的发挥,而不是被扼杀,从而达到一般情况下似乎不可能达到的成就。但是绝不是无限夸大孩子的潜力,为孩子设置“超凡入圣”的目标,更不是为了让孩子付出太苦太累的代价来给家长的脸上增光。因此,赏识也应当恰如其分,有多少说多少。更要注意到,在肯定孩子的每一个进步的同时,让他看到新的目标,产生征服的愿望,让他来不及骄傲。我们相信,“天生我村必有用”。只要我们顺其自然,让这些“材”长得好,每一个人都可以充分发挥自己能够发挥的一份作用,他在社会上就会有自己应该占有的一席地位。每一个人站在自己的位置上,把自己的才能和力量充分发挥出来,融人到社会整体的努力之中去,就会汇成历史前进的浩浩荡荡洪流,人举的幸福就会与日俱增,这是确定无疑的。学会赏识 当今中国,应试教育的重压使人世间最美好的教育渐渐地远离了生命、远离了生活、远离了时代、远离了大自然……学校本应是知识的海洋,学校生活应使孩子的眼神越来越有智慧之光,而现实的学校生活却往往导致:不少孩子上学后,亮晶晶的眼睛反而变得暗淡无光了;不少上学前能问十万个为什么的孩子,竟连一个为什么也问不出来了;上学前个个都有“自己是好孩子”的感觉,上学后却往往被“坏孩子”的自我感觉替代了。求知本是人世间最大的欢乐,多数上学后的孩子却感到学习是一种无尽的苦难。结果是,在独生子女本应享受最美好的童年的岁月里,却演绎着一幕幕人间悲剧。浙江金华的徐力弑母事件仅是一例典型的例子罢了。有没有一种让所有孩子像追蝴蝶一般,如痴如醉、留连忘返的教育方法呢?有!这是一种神奇而又普通的教育方法,也是一种新鲜而又古老的教育方法。更有趣的是,它是所有家长本来就有,却未曾发现,都本能地使用过,却又无意中遗忘了的教育方法。从这个角度上说,每个家长都曾经是追蝴蝶教育的大师,每个孩子都有着一段如诗如画般的追蝴蝶的成长经历。我——一个普通聋童的父亲,就是发现这种教育方法后把我那三岁半时还一个字不会说,震耳雷声都听不见的女儿周婷婷养成了中国第一位聋人少年大学生,并用这种方法,在中国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的早慧聋童。更令人鼓舞的是,把这种方法引入健全儿童的教育实践后,让许许多多所谓“差生”、“后进生”的命运产生了飞跃的变化。经过18年的生命体验,我们已把追蝴蝶的教育方法提升为赏识教育,它的基本理念是: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农民怎样对待庄稼,决定了庄稼的命运;家长怎样对待孩子,决定了孩子的命运。农民希望庄稼快快成长的心情和家长希望孩子早日成才的心清是完全一样的。可做法却往往不同。农民日夜思考的是庄稼需要什么?怎样满足庄稼的需要?家长为教育孩子彻夜难眠,有没有想到孩子心灵深处的需求是什么?怎样满足孩子的精神需求呢?庄稼长势不好时,农民从不埋怨庄稼,相反,总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孩子学习不行时,许多家长却一味指责,很少想过自己的责任,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地理环境变化时,农民都知道要改变种植方法;社会环境变革时,父母是否想到要更新教育观念呢?当今中国,经济改革形势一年一个样,而家长的教育观念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不变样,能培养出面对 21世纪激烈竞争的新型人才吗?!时代发展到今天,家庭教育观念的更新已显得刻不容缓。心灵饱受创伤、在分数线上苦苦挣扎的孩子多么渴望父母能以新的形象出现在他们面前。与莎士比亚、牛顿、爱因斯坦一样,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宇宙的潜能蕴藏在每个幼小的生命中。不会开发每个孩子的巨大潜能,是教育工作者的失职和人类自身的遗憾。 哪怕天下所有人都看不起您的孩子,做父母的也要眼含热泪地欣赏他、拥抱他、赞美他,为自己创造的生命而自豪。孩子的成长道路犹如跑道和战场,父母应该为他们多喊‘加油高呼“冲”,哪怕孩子一千次跌倒,也要坚信他们能一千零一次站起来。科学的成材观,不是以牺牲孩子的童年为代价,而是给孩子一个更加美好。充实和难忘的童年。孩子的心灵是否舒展才是教育成败的关键。心灵舒展的孩子必然会欢乐而轻松地飞,心灵压抑的孩子只能痛苦而缓慢地爬。 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尊重和欣赏,就精神生命而言,每个孩子仿佛都是为得到赏识而来到人间的。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不是孩子需要赏识,而是赏识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坏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他们变得来越坏。赏识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优点和缺点——小题大作、无限夸张,逐步形成燎后势,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难而抱怨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弱点和短点——小题大作、无限夸张,使孩子自暴自弃在“我是坏孩子”的意念中沉沦。 赏识教育的奥秘在于让孩子觉醒,每一生命觉醒的力量都是排山倒海。势不可挡的这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的教育。这是充满人情味和生命力的教育。这是让所有孩子欢乐成长的教育。这是让孩子热爱生命。热爱时代、热爱自然的教育。 说到这里,许多家长大概已渴望知道这“追蝴蝶”式的教育方法到底从何而来,为什家长都曾经拥有,应该如何运用等问题了吧?此时,我多么希望你也能化作一只美丽蝴蝶,在我——一位普通父亲心路的花草丛翩翩起舞,分享我生命成长的无限欢乐 周 弘

为什么中国教育报 今话题(电子版)不能阅读

问题补充:我想阅读中国教育报 今话题,可是点不开,放不大。无法阅读。为什么?
●pdf格式的?下各阅读器就是了

谁有几年前中国教育报报道(批评)平度应试教育的文章

问题补充:可恨的平度教育局对记者经抖搂出了自己的家底那个报道
●被拨快的时针指向何处 中国教育报记者 柯进 9月1日,一直是我国中小学秋季开学的时间,可是在山东省平度市,多年来秋季开学的时间却牢牢指向每年的8月初。应该说,提前开学这一做法并非平度首创,也非平度独有,所以人们对这个在全国乡村城市不断演绎的普遍现象几乎熟视无睹。但当老师和学生一起发出“我们要休息”、“救救我们”的呼声时,我们不能不将目光聚焦于“提前开学”,不能不去探究——被拨快的时针向何处? 【镜头】 8月初,对于全国绝大多数地区的中小学师生来说,这个国家法定的暑假仅仅过了一半。然而,在山东平度,经过大约半个月的短暂停歇,新学年急促的上课铃声和孩子们的喧闹声,又重新在各大校园响起。 8月5日,记者前往山东平度,分别探访了当地人认为最能代表该市教育水准的一中、九中和开发区高中。在这些学校,校门口一律摆放着体现其高升学率和高教学水平的高考“喜报”展牌,透过这些展牌,“全国基础教育先进县”的实力似乎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在光环高照的“喜报”背后,记者看到了这样一番景象: 在平度市第九中学的宿舍楼前,学生们已经三五成群地忙活着搬运各自的行李物品,做着各种开学前的准备工作;而在该校的教室内,老师们也已经开始耐心地讲授各种知识点…… 这里的时钟为什么快了 和平度九中相似,进入8月以来,该市其他高中也相继开学,部分学校学生甚至在7月30日就已到校。而依据该市教育体育局7月8日下发的《中小学暑假工作安排》红头文件的规定,全市中小学开始放假的时间是7月13-15日,但多数高中学校师生实际放假的时间是18日。也就是说,大部分学校从正式放假到秋季开学,暑假其实只有半个月! 而据在平度九中门口做文具生意已有8年之久的林老板介绍,与往年相比,今年九中的暑假已经算长的了。 提前开学,这个在山东平度十分普遍的现象,到底始于何时呢?受访的当地人几乎没人能说得清,似乎提前开学在这里已经是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根本不足为怪。据一位在当地中学工作了18年的高中校长透露,从他来学校工作起,这里的中学秋季开学就是在8月初。18岁的平度九中高二学生小刘也称,自读书以来,他印象中就不曾有过9月开学的记忆。 平度,虽然只是隶属于青岛的一个县级市,但在整个青岛地区,如果你问“全市哪里的教育质量最好”,许多当地人都会回答:“平度市!”而在平度市打听教育质量,许多人几乎都能一口气列举出平度一中、九中历年高考考上北大、清华等名校的人数,以及在青岛地区的情况。若是再追问一下取得骄人成绩的原因,他们会告诉你:“这里的学校抓得紧!学生刻苦!老师敬业!” 确实,平度市的高考上榜率一直很高,这早已被誉为青岛地区基础教育的一个“神话”、一面“旗帜”。每年新学年开学,都有大批青岛市区学生,甚至北京、安徽等外省、市学生前来“投奔”。翻开平度市今年的高考成绩统计表,不得不让人为这个农村学生约占70%的“高考大县”惊叹:虽然考生人数仅占全青岛市的14%,但高考成绩达到省二本线的考生数却大约占到全青岛的三成。今年也是高考本科上线率连续位居青岛市之首的第四年。 不仅如此,早在1986年,平度就被授予“全国基础教育先进县”、“全国幼儿教育先进县”和“全国成人教育先进县”等称号,而且该县“人民教育人民办”的办学模式和职业教育的“双元制”,也成为当时全国推广、学习的一个成功范例。借用平度市教体局负责人的话说,20年前,这里的办学方式是全国基础教育的一个“样板”,它引领着全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 但是,这样一个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已名震全国教育界的模范县,为何将秋季开学的时间提前到尚在国家法定假期的8月初呢?平度市是在进行新一轮的教育探索,还是另有目的、别有隐情呢?其中奥妙还得从被平度人引以为自豪的“一九模式”说起。 “一九模式”创造神话 在平度这个130万人口的农业大市,一中和九中被认为是该市乃至整个青岛地区基础教育的“模板”,其教育教学方式也成了该地区教育的一个“标杆”。而在一般老百姓眼里,孩子只要进了这两所高中,“上大学基本上没有什么大问题”。 那么,到底是什么让平度一中和九中拥有这么高的升学率呢?九中门房师傅肯定地说:“学校平时时间抓得紧、老师教得好,是高考能取得好成绩的最主要原因。” 用平度一中刘校长的话说,近几年高考80%以上的二类本科上线率,主要得益于学校形成了一套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这就是老百姓常说的“一中模式”。 据刘校长介绍,这套“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的最大特色,就是教师的“集体创优”制度。其主要内容是:学校根据学科教学或工作性质,把学校成员分成若干个小组,学校对老师的考核评价主要以组为单位展开,比如要考核某一教研组的教学效果,学校只随机从该组抽检某位教师的日常教学情况,该教师的教学业绩就是整个小组的教学业绩,然后学校就根据这种抽样评价给该组计分,计分的结果也将直接与教师的工资待遇挂钩。虽然老师们一起上、下班,一起开展日常教学活动,但有时两个小组教师之间每月有1200-1400元的工资差距,而这个差距大约是教师月收入的一半! 在这种“捆绑式”的管理模式下,老师们必须互相督促,全力以赴。因为一个小组内一位老师的抽查结果,往往直接决定了一个教研组所有老师的收入。如果某个月某小组因一位老师的教学出了问题,就会导致整个小组所有老师的收入减少,教研组或年级组其他老师就可能以各种方式,敦促“落伍”教师加强业务,改进教学。 为了不拖累年级或教研组,“捆绑式”管理自然也就“逼”着同学科老师在课前进行集体备课,以使大家的教学水平处在同一层次上。“在这里,所有老师的教案几乎都一样,没有个性,连做多少练习题全年级基本都是一致的。”一位从事中学教学20年的物理老师这样说。 这种“捆绑式”管理和学校制订的各种教育、教学评价细则,使老师之间、学校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老师们谁也不愿落后于谁,你把学生抓得紧,我抓得更紧。刘校长说:“这样做一方面可促使老师们在年级组或教研组这样的小范围内相互竞争、相互监督;另一方面还可激发老师们与同类学校的横向竞争,最终实现教育质量的整体提高。” 正是在这种教学评价机制下,多年来,该市学生的作息时间也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平度模式”:学生每天早上5时30分起床,6时10分起开始一天紧张的学习生活,晚上3节晚自习一般都会上到9时30分左右。而老师的作息时间基本也与学生同步:早上6时10分前后,老师来校上班;晚自习期间,全校老师不论是否有课,也都必须到校备课、批改作业。 在这种管理模式下,教师的敬业精神发扬到了极致。刘校长在青岛市教育局长来校调研高考情况时,讲了两个小故事:语文组青年教师窦桂玲在今年高考前几天,骑自行车不慎扭伤脚,虽然学校安排她休息,但为防止学生成绩下滑,她让爱人每天用自行车将她推进学校,辅导完学生后再推回去。数学教师于振玺,高考前夕因患腰椎间盘突出,需卧床休养两个月,但他稍有好转就前往学校上课,实在挺不住时就趴在家里的地板上为学生拟定高考模拟题…… 5日下午5时30分,记者在九中看到,刚刚散学的老师们骑着自行车,匆匆回家吃饭。一位老师告诉记者,1个半小时后,他们还得去学校上“夜班”。 平度市教育体育局负责人颇为自豪地说,“一九模式”如今早已成为山东教育界耳熟能详、竞相效仿的一种成功做法! 莫衷一是的拨钟理由 根据7月8日平度市教育体育局下发的[2006]56号文件《关于认真做好2006年中小学暑假工作的通知》,全市普通高中高一、高二年级8月6日正式上课;全市小学、初中、职业高中高一、高二年级8月21日正式上课;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高三年级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安排。 “提前开学的举措,既依据了平度的实际,也是家长们要求的结果。”主管基础教育的平度市教育体育局副局长孙德良解释说,“在平度,学校绝大多数学生都来自农村,而在农村,根本就没有图书馆、体育场等基础设施,如果按国家规定放两个月的暑假,一方面孩子们根本就没地方活动;另一方面家长们成天忙农活,也没时间去照顾孩子,所以家长们都强烈要求学校提前开学。” 但是,在调查中记者了解到,虽然每年暑假很短,但大多数受访学生称,他们要么是帮家里干些农活,要么就是在家复习功课。8月6日刚到平度市开发区高中报到的高一学生小任,家在麻兰镇农村。据他介绍,6月中旬中考结束后,他一直在家里帮父母干农活,本想利用暑假帮家里多做些农活,以减轻父母的负担,无奈假期太短。他不无遗憾地说:“临走时地里的农活还没做完。” 九中附近一家卖排骨饭的小饭店老板说,他今年读高二的女儿6日就“按学校要求上学去了”。虽然起初觉得孩子平时学习很苦,内心里不太赞成学校提前开学,但想到学校没有多收费,也可为孩子将来考上大学增加胜数,所以还是认同了学校这种做法。“我从未要求学校提前开学。”他说。 一位来送孩子上学的母亲表示:“学校在上学期放假前就安排好了开学时间,即便家长或孩子有意见,也没办法改变。” 对于“提前开学是因农村基础设施不足”一说,该市某高中一位老师认为,中西部广大地区的农村中小学,都没有足够的图书馆、游乐场等基础设施,但那里的师生每年仍有完整的暑假。利用暑假,他们既可以调节身心,还可体验真正的耕读生活。谁能说这不是农村孩子们很好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呢? 平度市教学研究室在6月16日下发的《关于做好2006-2007学年度提前开学工作的指导意见》这样解释了“提前开学的意义”:高考时间提前到6月份已进行两年,今年的中考时间也已提前。高考的指挥棒影响到中考时间……高考提前一个月,新学期的时间不提前,就意味着高三的复习时间缩短了一个月,这必然影响高三的教学效果,而且也影响学生的“高三角色意识”,归根结底要影响高考成绩…… 在教育体育局眼里,影响高考成绩就是影响平度的传统。谈到这份《指导意见》,平度市教育体育局副局长艾典书告诉记者:“上世纪80年代,平度通过类似于农村‘三提五统’形式设立的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基金制度,不仅为我们这样一个穷国办大教育树立了榜样,而且还形成了一个全民重教的好传统。” 对此,平度市开发区高中一位老师的看法是,正是由于早在20年前,平度是全国基础教育的样板,一方面导致此后的历届教育部门谁都怕丢了这块招牌,另一方面在这块金字招牌下,升学率成了教育部门、社会衡量学校办学水平高低的最重要标准,中高考上线率也相应成了学校评价老师教学效果的唯一指标。在这种评价机制下,学校也很无奈,压缩节假日,寒暑假提前开学也就自然而然成了学校的一种常态。 “质量”至上的不等式 9月1日开学,已经成为我国教育界一个人所共知的惯例。而山东平度8月初开学,这就意味着其普通高中这个学期要比全国其他地区延长3周。而随着学期的“延长”,教学计划是否有所变化?这段被“加长”了的时间,学校到底是怎么安排的呢?如此想方设法拉长教学时间,到底想实现什么样的目标呢? 采访中,虽然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只说“按正常计划组织教学”,但据一些学校老师和教导处人员透露,提前3周开学,学校基本还是承接上学年的课程继续教学。比如高三年级没有上完新课的,继续讲新课;上完新课的,按计划组织学生进行高考复习;高二年级一般都是提前学习高二各科新课,以为高三预留出较长的复习时间。 与这种提前开学相应的是,高中段的学习课程可以提前结束后,“高考大战”就可以提前打响。据平度一中一位高三物理老师介绍,除个别科目外,目前高三年级的新课基本都提前学完,大多数科目也已先后转入高考的第一轮复习阶段。由此看来,抢占先机,提前打响高考大战,是平度市提前开学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平度教育体育局眼里,中小学是一条完整的教育链:小学教学效果决定初中教育质量,而初中又决定高考上线率,即6 3≥3。 正是由于有了这样一个教育不等式,才形成了平度市基础教育内部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为监测中小学各阶段的“办学质量”,该市教育体育局也先后出台了十分详细的教育评估制度:对于升学率达标的学校予以相应奖励;对于连续几年未达标的学校领导,教育体育局则会采取降级等处理措施。平度一中和九中因其高考的高升学率,曾几度得到市政府和市教育体育局数十万元的现金奖励。 在“6 3≥3”这种教育不等式的逻辑面前,充分利用节假日和寒暑假,似乎成了不同层次学校的一个共同的追求。一到8月15日前后,各初中、小学就直接开始上课。每年6月中旬中考招生结束后,各高中就提前办理缴纳学费等新生入学手续,并完成新生的军训工作。 “时间抓得紧,并不只是高中如此,其实这里的孩子从小学、初中开始就一直抓得紧。”送孩子来平度开发区高中上学的家长刘女士说,“平时孩子不仅每天下晚自习回家后还要做各科作业,而且除每月一天的月假外,几乎很少有节假日,在这里,老师累、家长累,孩子更累!” 编后 时间以它不变的步伐穿过黑夜,迎来黎明。平度师生,这些走在时间前边的人对时间的认识可能更有切肤之感,在他们向时间要高分的拼抢中,时间成为进入大学的敲门砖;在他们与时间的抗争中,奔跑着的学生和老师内心矛盾重重,想休息又怕失去,他们被置于巨大的轮盘中欲罢不能。“只要能考上理想的大学,苦点也值得。”我们看到,这样的逻辑使得提前开学这一无奈之举更似一种集体无意识在全国许多地方蔓延。 为什么提前开学?提前开学有何利弊?苦衷也好,无奈也罢,我们希望听到更多读者对这一现象的看法。我们想以这篇报道为引子展开讨论,老师、学生、教育行政部门管理者、家长或其他行业人士均可发表观点,畅谈感想。期待大家就此问题进行一次理性而有深度的思考。 来稿请发至:[email protected]或寄:北京市海淀区文慧园北路10号中国教育报新闻中心视点收(邮编:100088);邮件主题词或信封均请注明“提前开学讨论”。——编者 图片说明:刚进8月,师生已开始在课堂里挥汗如雨。 《中国教育报》2006年8月27日第3版 来自学校、老师、学生的声音 老师:想要休假不容易 对于暑假的“严重缩水”,平度九中高二年级组的一位老教师说:“同样是老师,全国其他地方的老师暑期都可以休假,可我们这里,虽然大家私下里都有怨言,都想有个完整的暑假,但多年的习非成是,最后大家都麻木了,也没谁去反映,去维护自己的权益了,因为在本地这个大环境里,大家都已经习惯了,法定的6周暑假成了一个很难实现的梦。” 该校另一位年轻老师则说,他来学校工作已有3年,本想利用寒暑假旅游休假,但“教育局的提前开学规定,使得学校只能照章办事,老师们也只有选择忍受和沉默”。 与此同时,对于暑期提前开学,也有老师提出质疑:占用教师法定的假期提前开学,到底算加班,还是算正常上班?如果是加班,是否该有额外的加班补贴? 当记者问及提前开学期间学校是否适当提高老师待遇或者给予相应补贴时,当地教育体育局虽然未作正面答复,但据一些学校老师透露,和平时工资待遇基本相同,并未按加班予以付酬。 学生:想要休假不敢休 “从内心来讲,虽然心里想休息,但实际上即便有个完整的暑假,我们还是会在家请家教继续学习。”平度一中高二女生小王说,“平时老师和家长都时常在耳边提醒,高中辛苦3年,以后幸福30年。在长久幸福和短暂快乐之间,我也只能暂且压抑自己的个性,牺牲自己的快乐。” 8月5日,在平度九中,记者遇上3年前从该校毕业的小刘同学。他说:“中学时代自己几乎完全是被拴在书本里,本想利用寒暑假发展一下自己的业余爱好,但最后总是被暑期提前开学冲掉,导致至今读大学还没养成什么业余爱好。” 对于暑期提前开学,去年从平度一中毕业的小潘同学认为,因为升学压力大,上高中时有没有暑假都无所谓,但上大学后必须得有暑假调节一下心态,培养一点自己的业余爱好。 也有同学表示,学校8月提前开学后,这学期时间比正常情况长了近20天,无论老师还是学生,还没等到期末,大家可能就感到身心疲惫了,“这种提前开学的科学性,还是值得怀疑”。 平度开发区高中高三学生小金透露,7月29日开学后,天气仍然比较炎热,住校的许多同学晚上都难以入睡,第二天上课时同学们经常昏昏欲睡,“其实上课效果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好。” 家长:只要能上大学辛苦3年也值 “现实的情况是,孩子们考不上大学,就只有回农村种地,读书上大学是农民子弟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平度一中校门口一家小杂货店老板说,“虽然平时每天看到孩子晚上10点回家还得做作业至深夜,心里很难受,但如果辛苦3年能够考上大学改变自己的农民身份,再辛苦也值啊!我们作为家长的,也只能尽己所能地改善一下孩子的生活,加强他们的营养。对于学校提前开学,我们还是支持的。” 出租车司机王师傅的儿子今年读高二,7月30日学校就已开学。他说:“现在我虽然每天晚上忙到凌晨1点左右,但早上孩子5点钟起床前,我就得起来帮他准备好早餐。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孩子读3年高中其实不仅仅是孩子一个人在读,而是整个家庭都在读。只要3年后孩子能考上大学,再辛苦我们都觉得有价值。” 教育体育局:没有分数就谈不上什么素质 采访中,平度市教育体育局有关负责人说:“国家提出素质教育理念后,全国许多地区都认为让学生多参加活动,就是素质教育。无论别人怎么理解,我们还是一如既往地认为,素质教育的本质分数还是第一位的,没有分数,就谈不上什么素质。在某种意义上,学生的分数还是和能力、素质成正比的。” “不管素质教育怎么提,质量还是素质教育追求的最终目标。表面上素质教育好像是让学生唱一唱、跳一跳、玩一玩,减轻课业负担,减少在校时间,次,实行学生成绩等级制度,其实那都是片面的,既然素质教育还没有取消中考、高考,那么我们的教学目标还得照旧。” 《中国教育报》2006年8月27日第3版 平度市教研室:提前开学的意义 高考时间提前到6月份进行已经两年,今年的中考时间也已提前。高考的指挥棒影响到中考时间,仅仅是对中学教学工作的一种形式上的作用,其本质上的导向价值尚待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去研究,去挖掘,去做深入扎实的创造性、开拓性工作。教研室为此提出新学期提前开学的指导意见如下: 高考提前一个月,新学期的时间不提前,就意味着高三的复习时间缩短了一个月,这必然影响高三的教学效果,而且也影响学生的“高三角色意识”,归根结底要影响高考成绩;高考提前一个月,中考时间也提前了,如果仍按往年针对于7月份高考的开学时间开学,本届录取的高一学生较以前将减少一个月的学习时间,且初三毕业学生在家时间增长,既白白地荒废学业,又极容易涣散学习意志,甚至因其游荡社会时间偏长,沾染不良社会习气,加大归校后的管理难度;开学时间提前,既能保证高三学生的学习时间,又能保证高三学生尽早进入“高考备考状态”,为营造高三氛围超前了行动,赢得了主动;开学时间提前,既能保证高一新生高中段总的学习时间,又能使高一新生及早形成“高中生”心态,强化其积极进取精神。 总之,提前开学是形势所使,工作所需,对保证高中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和思想品质具有极强的现实价值。——摘自《平度市教学研究室关于做好2006—2007学年度提前开学工作的指导意见》 《中国教育报》2006年8月27日第3版 记者手记:社会高期待下的无奈与尴尬 中国教育报记者 柯进 每月只有一天半的休假,每天长达十多个小时的“奋战”,家长们引颈而望的期待……平度教育的这个现实,在使它自己背负沉重的同时,似乎也让我们多了份沉重。这份沉重,既来自学校、家庭和社会片面追求升学率背后的无奈,也来自平度人为延续高升学率传统、保住“金字招牌”的无奈。 在社会的高期待下,平度人谁也不愿丢掉“全国基础教育先进县”这块金字招牌,谁也丢不起高升学率这个光荣传统。浮躁的社会需求,迫使平度不得不采取各种可能的方式,争分夺秒地与时间赛跑,以维持社会期待的高升学率。是满足于社会的眼前期待,还是着眼于人才培养的长远目标?显然,平度教育陷入了一个两难境地。而这种尴尬处境不仅牺牲了师生正常的休假,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教育本身的规律。 当然,导致这种尴尬的原因,除了学校认识上的偏差外,更重要的,恐怕还与社会以升学率高低衡量学校好坏的评价标准密不可分,也与当前整个社会的用人机制息息相关。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要解决如何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其终极目标是如何让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事实上,与应试教育相比,真正的素质教育同样可以保持比较高的升学率,同样也能满足社会的高期待。关键是学校如何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准确认识和把握教育规律上下功夫。 就在记者离开平度的几天后,那里的小学、初中也相继提前开学。我们不知道,平度这个有着光荣传统的基础教育先进县何时才能轻装简行;我们也不清楚,平度何时才能摆脱这种无奈和尴尬? 《中国教育报》2006年8月27日第3版

急需2010年9月24日《中国教育报》杜郎口之变–解析杜郎口中学课堂教学改革 全文!

●现在, 中国的基础教育界没有人不 知道杜郎口中学的存在。从1997年因教育教学“双差” 而面临 撤并, 到现在成为全国中小学校争相参 观与学习的典型, 是课堂教学改革让这 所学校从低谷升到了山巅。 1997年4月, 崔其升受命于“危难” 之时, 通过一系列管理措施使学校“由 乱到治”。 1999年起, 他们又开始思索学 校的改革与发展, 决定进行课堂教学改 革的探索。到2003年, 成效初步显现, 学 校从全县中考垫底校一跃成为第二名。同年10月, 全县教学工作会议在杜郎口中 学召开。 2004年11月, 聊城市初中教学工 作会议在杜郎口中学召开。 2005年11月, 山东省又在该校召开了初中教学改革工 作现场会。短短6年时间, 这所地处山东 省西北部的普通农村中学成了全省课堂 教学改革的先锋。其后, 杜郎口中学的名声不胫而走, 全国各地学习、参观、取经的人们纷至 沓来, 甚至成了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不小 的力量。杜郎口中学成了人们学习的对 象, 也成了议论甚至非议的对象。现在 的杜郎口中学, 每天仍然呈现着同样的 风景: 前来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 跟 班短期学习的人也有不少。那里的课堂 已不再是安静的课堂, 学生与教师已经 习惯了每天在无数参观者的关注下上课。杜郎口的课堂教学对全国的课堂教 学改革产生了积极影响。许多地区、学 校甚至几赴杜郎口, 学习、研究以后结 合自己的实际, 走出了课堂教学改革的 新路。可以说, 杜郎口中学成了新课程 以来引领课堂教学改革的星星之火。那 么, 在人来人往的参观者与学习者的眼 中, 除了所见的各种现象外, 还能看到 什么呢? 在各种各样的改革办法背后, 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规律与法则? 我们可以这样解读,杜郎口中学的变 化,绝不仅仅是课堂的变化,实际上是传 统的教学系统向新的教学系统的变化。这 样的变化是在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这 样的理念引导下的变化,是深刻的而不是 表面的。杜郎口的课堂教学改革与当前基 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理念基本一致,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这样的改革探索就更 加具有了现实性与典型性。 理念之变 从学生被动听到把课 堂还给学生 杜郎口中学教学改革的动因, 很具 有“穷则思变” 的典型性。改革的基点 是多年教育教学的“双差” 校、问题校, 面临被撤并的命运。除了用行政管理的 手段治理学校的乱象之外, 学校靠什么 发展? 影响学校发展的因素又在哪里? 从一所学校的副校长到杜郎口中学 的校长, 崔其升思考的角度与高度有了 变化。多年的教育教学与管理经验, 让 他对学校的发展有了一些思路。然而, 面对当时的杜郎口中学, 学校的发展该 从哪里做起? 崔其升首先从对学生学习状况的考 查开始思考: “三个年级每班有一半的 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 教师一味地讲, 学生被动地接受, 这就是当时的状况。” 当时还有许多学生辍学,不是因为家庭经 济困难,而是因为课堂太让人痛苦,听不 懂、学不会,以致厌学而辍学。到课堂上 去,学生上课不爱听睡觉者有之,不屑于 教师的喋喋不休者有之。有一个学生曾 说:“我上去讲都比他讲得好。”这让崔其 升想起了自己小学时的一次经历。那时他 数学不好, 一位教师为了鼓励他学好数 学,曾让他自己备课给全班同学上了一节 课。就是那次讲课的经历给他留下了深 刻印象, 从此他改变了对数学课的态度。在师资队伍水平不高的情况下, 崔其升 在心中认定, 课堂上让教师少讲一些, 学生多说一些, 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应该是一个好办法。从课堂突围, 把课堂的话语权还给 学生, 改变课堂教学, 应是改变学校的 关键。应该说, 这样的认识是朴素的, 来自于他本人多年来教育教学及管理的 实践。那时的崔其升已经从各种渠道接 触到了“成功学”、“目标教学”、“合 作学习” 等一些现代教育教学理论, 那 种朴素的感知与这些现代理论形成了深 深的一致性: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策划者、组织者、合作者, 学生是整个学习过程 的主角, 学会学习比掌握知识更重要。把课堂的话语权还给学生, 让学生 成为课堂的主角, 说起来容易, 做起来 却不容易, 阻力首先来自于教师的传统 观念———讲那么多学生还学不好,让学生 自主学习,那不是胡闹吗? 为了推动还话 语权给学生的课堂成为现实,学校曾规定 了一节课的时间分配,即“ 10+35 ”,教师在 一节课上的讲授时间不超过10分钟,学生 活动和参与的时间为35分钟;还曾经推行 过“ 0+45 ”的极端办法。这也是曾被许多人 诟病的一个办法,一堂课被硬性规定为学 生占多少时间,教师占多少时间,听起来 有点无厘头, 但在当时的杜郎口中学却 是起到了推动改革的作用。把话语权还给学生,只是理念变化的 第一步。直接的变化就是课堂活起来了, 学生动起来了。然而,活起来以后,如何处 理活与实的关系;动起来以后,如何处理 动与静的关系;如何关注到学生在课堂上 的生存状态;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知 识、发展能力。除了话语权,学校还要让学 生深度参与,在课堂上说、评、议、演、写, 进而提出了让学生感受学习之乐趣、成长 之幸福、生命之意义的要求,使学生知能 并进、身心健康、勇敢有为,更加关注学生 的生存状态、自由人格、理想追求及终身 发展, 最后凝练出了“ 以人为本, 关注生 命”的课堂教学新理念,这样的理念把对 课堂教学的认识又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评价之变 从评价教到评价学来 引导教 课堂教学要转变, 评价就必须有相 应的改变。在杜郎口中学, 从课堂教学 改革之初, 便以评价的变化来引导整个 课堂教学改革的进程, 并且随着改革的 深化, 每一个阶段都提出了不同的评价 标准。改革之初, 为了实现还话语权于学 生、让学生成为主角的课堂教学, 学校 提出了一个新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这 个标准一共有三条四方面的要求: 一是 对课堂气氛的要求: 教师微笑授课, 学 生积极主动, 情绪高涨, 勇于自我表现。二是对活动形式的要求: 形式多样, 情 趣浓厚, 寓教于乐, 能使学生动脑、动手、动耳、动口,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与实践能力。三是对学生活动量的要求: 学生活动35分钟以上为优, 30分钟以上为 良, 29分钟以下为一般。四是对教师备课 的要求: 杜绝抄袭教学参考及现成的教 案, 主要把上课的措施显现出来, 体现 以学生为主体, 活动形式多样。学校还 用简明的16个字来要求课堂, 即生龙活 虎、欢呼雀跃, 争抢问答, 喜笑颜开。这个看似简单的标准却体现了评价 观念的转向与变化。过去, 教学评价主 要评的是教师教得怎么样, 而这个评价 标准的显著特点却是要评价学生在课堂 上的表现及活动情况, 背后隐含了对教 师教学的新要求与新挑战。 2002年9月,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发 展, 学校又进一步深化了课堂的评价标 准, 对学生的活动和参与提出了更为具 体的评价要求。一是师生必须用普通话。二是课堂气氛要求和谐、民主, 学生敢 问、敢说、敢爬黑板、敢下桌讨论, 形 成一种积极主动、争先恐后的氛围, 学 生读、说、议、评、写贯穿始终。三是 不集体、集中背答案、做练习题。课堂 要拓展、挖掘、提高, 重视培养能力。四是学生活动人次多, 密度大, 人人有 份, 课堂效率高, 效果好, 达标率高。这个评价标准对学生的活动形式、参与方式、参与广度与课堂效果提出了 细化的要求。可以看出, 学校对课堂教 学在深度上有了更进一步的思考。现在, 杜郎口中学的课堂评价标准与 前两个标准相比又有了新变化,标准已经 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一是精气神的要 求:师生精力充沛,精神饱满,耳聪目亮, 朝气蓬勃,激情高涨,渴求强烈。师生、生 生意相通、心相融,心领神会。举止文雅高 尚,幸福快乐。二是导学探究的要求:课堂 学习体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交流。教师的 导为学生的学服务, 教师立足于引导,引 导学生活学;着力于疏导,变难为易,删繁 就简;着眼于诱导,激活思维,乐学善学。拓展,宽而阔,挖掘,透而深。努力探索,积 极研究,善于发现和总结规律,运用所学 解决问题。三是展示汇报的要求:乐于把 自己的学习成果汇报展示给大家。展示过 程流畅,环节衔接自然。表达发自肺腑,声 情并茂,思路清晰,表演是对文本和作者 对话的演绎, 高雅生动, 惟妙惟肖, 激励 人。操作则科学规范,呈现科学规律,启迪 人。尊重欣赏别人的精彩。善于质疑,思维 碰撞中提升。委婉点评别人的不足,加以 戒勉。五是创造应用的要求:人人有所生 成,感则激动人心,悟则大彻大悟,明理悟 道。解证则思路清晰,有理有据。写则胸有 成竹,一气呵成,思维发散,观点鲜明,见 解独特,敢于发明创新。举一反三,融会贯 通。能用学到的方法、技巧、规律,解释、解 决社会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六是参与要 求:全员发展,人人参与,个个展示。培养优秀,同时保证最后一名学生达到基本目 标,下要保底。发掘所有学生的潜能,每一 名学生得到与其潜能相一致的发展。七是 效率要求:实而不虚,通过努力学习,积极 思考, 探究交流, 每个学生真正理解、把 握、体会、感悟、应用所学内容,达成学习 目标。低耗高效,学生用最短的时间,投入 最少的精力,习得更多的知识,形成更高 的能力,增长更多的智慧。这个看起来有点大而全的评价标准 与改革之初的把话语权还给学生, 把时 间、空间还给学生的评价相比, 显然对 学生的学习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 更 加关注师生的生命状态, 更加关注课堂 教学的实效。简单地说, 评价更加关注 学生的参与度、深刻性与精彩性。这样 的标准, 看起来是对学生的评价, 实际 上是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要求与评价, 将 以人为本、关注生命与追求高效的课堂 有机联结在了一起。 结构之变 为学生参与课堂提供时间与空间 始于理念,从还学生话语权开始的课 堂教学改革,在不断研讨的过程中逐渐认 识到,以往的复习旧课、引入新课、教授新 课、练习巩固、课后作业的课堂结构模式 已经不适应新的课堂理念的要求。比如, 在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以后, 学生对这样的课堂却有些无所适从。让 学生说话, 为什么学生反而无话可说、 “启而不发”、“导而不行” 呢? 通过座 谈、听课等, 崔其升又发现, 不是学生 不愿意在课堂上发言, 而是他们确实没 什么可说的, 也不知道说什么。针对这个问题, 学校就如何才能让 学生有话可说开始研究。其实原因也很 好找, 就是学生在上课之前没有很好地 准备, 所以没话可说。应该给学生充分 的预习时间, 然后学生在课堂上才会有 的可说, 说得有质量。让学生预习在先, 展示在后,就这样, 学校又开始了课型及课堂结构模式的研 究与探索。以预习课为基础,展示紧随其 后,但是光有预习与展示还不够,还要检 测学生学习的效果到底怎么样。这样,一 个新的课堂结构模型诞生了,预习———展 示———反馈三个环节,就像是课堂教学的 三个板块。这三个板块视教学内容可以独 立成为三种课型,即预习课、展示课和反 馈课,同时也可以作为一节课上的三个教 学环节。每一个模块的功能是不一样的, 在这里预习是基础,展示是提升,反馈则 是对目标达成的检测。基本的结构明确以后, 又对每一个 结构进行了流程细化。尤其是作为这个 结构中核心部分的展示课, 又被细化为 六个环节: 即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这个模式曾被山东省教科所的专家们总结为 “三三六” 课堂模式。第一个“三” 是指这 种课堂的特点, 也就是立体式、大容量、快 节奏, 立体式的含义是指教学目标不单指知 识, 而且关注到三维、任务分配到小组、从 不同角度关注, 大容量是指课堂内容不光是 课本上的知识, 而且通过学生的参与与生 成, 拓展了教材内容, 并且不仅是问答, 学 生的展示形式多样而个性。第二个“三” 即 预习、展示与反馈三个模块。“六” 是指展 示课或展示环节的6个步骤。这个结构突出了学生的参与, 预习的主 体是学生, 在这样的课堂或环节之中, 学生 无疑是主角, 展示课更是学生展现自己所 学、所思、所惑的空间, 反馈环节也突出体 现了学生所学的情况。这样的课堂结构让学 生有了参与课堂的基础, 有了参与课堂的机 会, 有了参与课堂的动力, 课堂结构的改变 为学生成为主角的课堂提供了时间与空间。 环境之变 促使教师转变角色形成 新型师生关系 杜郎口中学的教室有两个显著特点, 一 是没有教师的讲台和讲桌。二是黑板多, 三 面墙上全是黑板, 有的还在门外的走廊上也 设了黑板。没有了讲台与讲桌, 教师不能再高高在 上, 让教师走入学生中间, 真正成为学生学 习的合作者、组织者与引导者; 没有了讲台 与讲桌, 预示着教师已不是喋喋不休地讲 授。三面都是黑板, 使教室从一个面向变为 多个面向, 而且黑板的功能已经发生了变 化, 黑板是学生展示自己学习成果、交流学 习成果、提出自己学习问题的地方, 而不是 老师板书布道的场所。这样的环境, 看起来只是形式的变化, 实质上为新型师生关系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让教师走入学生当中, 与学生成为平等的、民主的学习共同体, 为他们的学习提供帮 助、引导与服务, 以黑板为媒介, 学生也会 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课堂当中。 组织形式之变 引导小组合作课堂新秩 序的产生 在杜郎口的课堂中, 还有一个显著特点 就是课桌椅分小组相对集中摆放,一般是6至 8个学生为一个小组,相对而坐,教室没有固 定的前后之分。教学不再是教师“一对多”地 讲授,而是以小组为教学的基本单元,这样的 组织方式让教学的关系变得复杂起来: 一是 小组内成员之间的独立学习、交流与讨论,二 是小组与小组之间的交流与讨论, 三是教师 与小组及全体学生之间的关系。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组织课堂教学, 带来了几个方面的变化, 一是更有利于学生 明确任务,自主参与学习和交流讨论,这样的 方式更有利于学生参与, 从而形成任务引领 型课堂,改变那种学生参与不够、要靠纪律整 顿的现状。二是更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互帮互 学,从而实现“兵教兵、兵强兵”,互相提高,发 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三是更有利于教师角 色的转变,使教师从教变为导成为可能。 管理之变 把教学改革理念真正落 到实处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对杜郎口 中学来说这一点体现得尤其鲜明。课堂教学 要把学习权利还给学生, 要以人为本, 关注 生命。有了这样的理念, 如何才能落实? 教 学管理新机制便是保障。以课引课。在改革的初期,在教师们的认 识与行为还不能跟上改革的思路及步调的时 候, 学校除了出台管理上的硬性要求, 如 “ 10+35 ”的课堂教学时间分配要求、课堂教 学评价的要求等, 还实施了多方面的课堂推 动。首先是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带头上观摩课, 在观摩课以后,学校骨干教师上示范课,每一 位教师上达标课。而对于那些转变相对较慢的教师则要上过关课。在这一过程中,学校提 出了“一谈二警三停”的整改措施,对那些第 一次课不达标的教师,学校领导要进行谈话, 目的是让他们明白新理念和课堂教学新要 求, 第二次还不达标的要在学科组会上给予 警告,第三次还不达标的,就要停课一周,专 门进行听课学习, 业务主任还要对其进行专 题辅导,然后再上提高课。观摩课、示范课、达 标课、过关课、提高课,层层推动的目的只有 一个, 就是让所有的教师尽快适应新的课堂 教学要求,转变教学行为,并在这一过程中提 高对课堂教学改革的认识。开展业务论坛活动。行动的改变与认识 的提高是相连的, 为了让教师们尽快转变对 课堂教学的认识, 走出传统课堂, 学校还把 每周六下午确定为教师论坛业务交流时间。每一个教师都要走上讲台, 把这一周自己在 教学过程中的感悟、经验、教训及困惑进行交 流, 每一次论坛都有一个贴近教学实际的专 题。学校还对教师提出了反思要求,比如每日 一篇拓展记录,记下课堂教学中的点滴体会, 每周一篇业务论坛稿,每月一篇论文,将自己 的反思进行分析、综合。在这样的校本业务学 习中,教师的观念也在逐渐改变。改革课堂教学的管理机制。随着课堂教 学改革的不断深化, 学校的教学管理也形成 了新的四级管理机制。班主任把关课。班主任作为一级管理者, 不光要管学生, 还是本班所有教师教育教学 的管理者。班主任可以自己聘任组阁本班教 师,并对本班教师的考评、奖励等提出建议,同 时还要对本班教师进行听评课,召集本班教师 进行听评与研讨课等。年终对班主任的考评内 容依据对本班所有教师工作的综合考评。年级主任反馈课。年级主任聘任班主 任, 并承担相应的听课任务, 把听到的教师 上课情况反馈给班主任和学科主任, 年级主 任听的是教师的课, 评价的却是班主任的工 作, 这样做是为了更好地促进班主任对本班 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管理。学科主任的科研课。学科主任是学校本 学科教育教学的第一责任人, 改变了过去学 科教学由教务处管理的办法。学科主任对本 学科的教学组织、教师发展承担责任, 学科 主任每周都要组织本学科的三节公开课: 优 秀教师的观摩课、普通教师的研究课和薄弱 教师的提高课。除此以外, 学科主任还要主 持三个方面的教研工作: 一是学科内的业务 论坛, 针对共性问题找解决办法, 二是结合 本学科特点创新课堂, 三是组织本学科教师 进行一对一帮扶。验评组的考核课。验评组是校委会级别 的管理小组, 除了每天对学校的各项工作进 行检查、梳理和反思、总结外, 重点在课堂 教学的检查和验收。验评组成员每天要走进 不同的教室进行听评课, 并对看到和听到的 情况在每一天的上午课前反思会和下午课前 反思会上及时进行反馈, 并以此对年级和学 科进行量化评比。对于课堂教学的管理是四 位一体的, 从而体现了个个都是管理者, 个 个都是科研者的理念。从2007年开始, 学校又推行了值日校长 和值日年级主任制度。值日校长从年级主任、学科主任、验评组长中选出,值日年级主任从 班主任中选出, 值日班主任从学科教师中选 出。现在的杜郎口中学形成了新的四级管理 模式:一是常规管理由校长室、年级组———班 组———学科教师四级管理模式。二是教学管 理方面由校长领导, 由文理科骨干教师担任 验评组成员, 形成了校长室———验评组——— 学科组———学科教师的四级管理模式。这在 杜郎口被认为是权利下放,责任上移,让每一 个层级的管理者体验管理工作的不同视角与 责任,从而提升自己对管理工作的认识,更加 清醒地认识自己工作优点与缺点, 从而产生 工作的动力。如今, 学校对验评组又进行了 改革, 将验评组一分为三, 包括验评、质检 和课程开发中心, 除了课堂教学, 课程的概 念已经走入了学校的管理之中。从理念、评价、结构、环境、组织和管理, 杜郎口中学经过十多年的改革探索, 建立起 了一个全新的教学系统,在这个系统中,真正 确立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堂,十 多年的实践也验证了这种新课堂在学生学业 成绩提高和能力发展上的实效性。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