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炭翁原文及翻译( 幸运的卖炭翁 )-亚博安卓下载

卖炭翁原文及翻译
本文作者:要瑞芬

唐朝晚期著名诗人白居易的《卖炭翁》称得上是脍炙人口、流芳千古的诗文: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卖炭翁》不仅是优秀的文学创作,更是当时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诗中所写绝非讽刺故事,历史上确有其事,而且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此诗具有同等的文学价值和社会历史研究价值。

白居易这首新乐府诗讽刺的是唐朝中后期腐败的宫市(宫廷派专人去民间低价购买物品的商业活动),重点在诗的后半部分。

诗中“黄衣使者”是指由穿黄衣服的皇帝派出来的使者,这里特指执行宫市的宦官(供职并生活在皇宫里的假男人,明清两代称之为公公的太监)。在皇权至上的专制时代,黄色是皇帝的专用颜色,那是天规,谁敢斗胆僭越,会有灭顶之灾。

“白衫儿”并非指真的身穿白布衫的人。”白衫”是相对于有颜色的官服而言的。唐朝的官员共有九品,不同品级的官员官服颜色和图案不同,大致有绯、红、紫、蓝、绿等颜色,配有鸟兽图案,用以区别官位官品的高低。唐德宗时期,宦官深受皇帝信赖,也被封了官,他们有不同于正式官员的另类官服。宦官受到特殊恩宠后,权势很大,廉价雇佣一些京城无赖当爪牙,自己做起了二皇上,爪牙们不穿官服,却行使穿官服者的特权,整日游荡于长安城东西二市,狐假虎威,东望望,西望望,发现目标即刻下手,被当时人蔑称为“白望”。这就是“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是说这些宦官和爪牙手里拿着皇宫特发的文书,传达皇帝的命令。“奉天承运皇帝敕曰”,意即:“我有皇上的最高指示,来这里执行公务。不是我要强买你们的货物,而是皇上让我来买的,以堂而皇之的理由强行掠夺商人的货物。”需要解释的是,诗人为何要用“口称敕”而不是“口称诏”? “诏曰”、“制曰”、“敕曰”都是皇帝发圣旨的专用词。“诏曰”是诏告天下,凡重大政事须布告天下臣民时用,明清影视作品里常常出现一个男人装束的人双手捧着一帧黄纸,拿捏着女人的嗓音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就是这个意思。“制”是皇帝表达皇恩浩荡、宣示百官时使用的,封官赠爵都以“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开头。 “敕曰”有告诫的意思, 是级别最低处所用的圣旨。宦官和白衣爪牙执行宫市任务只能用“皇帝敕曰”。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卖炭翁烧好了一千多斤木炭,忍饥挨冻,不知等了多久才等来“夜来城外一尺雪”的酷寒天气,满心指望可以卖到好价钱,解决身上衣服口中食,但是被宦官及其爪牙用半匹红绡一丈绫强行执行了“宫市”。老头心里再可惜也没用,只好任其摆布。一般人认为绫罗绸缎对卖炭翁来说不适用,他需要的是经久耐磨的粗布衣料和果腹之食。其实诗文真正含义还不仅仅限于这一层意思,让我们进一步分析下去。

绡和绫在当时是非常昂贵的丝织品,属于精美的高端贡品,是宫廷妃嫔和贵族们束发用的上等丝绸。男用绡,女用绫,寻常百姓绝对用不起。用一车木炭换了如此贵重的半匹红绡一丈绫,老头生意非但不亏本,而且是捡了个大便宜。我们不仅要问,老头拿着绡和绫转手一卖不就解决问题了吗?这样的生意偷着乐还来不及呢,为什么还要说“宫使驱将惜不得”呢?

根据《资治通鉴》原始资料记载,“宫市”用的所谓“绡”和“绫”是把旧衣服和破绸缎染成紫色和红色而冒充的假货劣货。这样的所谓“丝绸”当抹布用都嫌脏,是没有任何使用价值的废品。了解了这一事实,就理解了“宫使驱将惜不得”的深层含义了。读懂了这层意思,不禁感到身寒心更寒,我们也仿佛看到了冰天雪地中的卖炭老头悲伤无助的身影,感受到他“叫天天不灵,呼地地不应”的绝望,为卖炭翁这样的贫民百姓无端遭受恶势力的欺凌而倍感愤懑。哀哉!这就是唐朝掠夺百姓的无耻宫市。搞清楚了半匹红绡一丈绫的真实货值,就不难理解为何煌煌大唐帝国,国库白银千千万,宫市交易不用金属货币,而以物易物,原来这是宦官和爪牙掠夺百姓财富最有效的卑鄙手段。

读者容易认为《卖炭翁》是白居易虚拟的一个夸张的故事,讽刺宫市的巧取豪夺。非也!实际上唐朝真正的宫市比白居易作品的卖炭翁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位得到半匹红绡一丈绫的卖炭翁算是幸运者,有的商人遭遇比他更惨。请看下面翻译后的《资治通鉴》的记载(原文见文末):

曾经有个农夫用毛驴驮着柴去市场卖,宦官声称是执行“宫市”,给了农夫几尺所谓的“绢”就把柴拿走,并要求农夫用驴把柴送到皇宫内,因为柴要从市场运进宫中,必须经过宫门,农夫又被要求缴纳由宦官设立的进宫门费。理由是,谁进宫门谁交费,既然进宫门的是农夫和他的毛驴,所以过门费必须由农夫付。岂有此理!可怜的农夫被逼哭了,把刚才爪牙们给他的那几尺绢还给他们,说:“我的柴白给你们了,这绢你们也拿回去吧,也不要让我付额外的过门费,你们放我回家吧。”他们仍不依不饶地说:“那不行,我们要的是你的驴子。”农夫说:“这驴是我父母妻儿赖以生存的唯一资产。今天我分文不取,白白把柴给了你们,你们还不肯放手,我只好死拼了。”于是农夫和宦官爪牙打了起来,农夫因此被抓。和卖柴农夫相比,卖炭翁是不很幸运了?他不但没有被勒索过门费,牛车也仍然归他所有,更没有被抓。

现在我们反过来再解释何为“宫市”。就字面看很容易被理解为皇宫里的市场。其实“宫市”是特指唐代中后期宫廷派专人向民间购买生活用品的商业行为,具体执行宫市任务的官员叫“宫市使”。它开始于唐玄宗在位时期(712年~756年),在唐德宗(779年~805年在位)时盛行。最初由政府官员担任“宫市使”,后变为由宦官接管。起初这些“宫市使”还手拿宫廷文件买货,即“手把文书”,到后期则全凭口说购买。由于“宫市使”强夺商人货物,不按等价交换市场规则行事,给社会造成极大危害,于順宗(805年继位)年间被以王叔文为首的改革派废除。宫市是唐朝中后期特有的奇葩现象,在历史上可谓空前绝后。
 
【附注原文】

 《资治通鉴》唐顺宗永贞二年:

……阅人所卖物,但称宫市,则敛手付与,真伪不复可辨,无敢问所从来及论价之高下者,率用直百钱物买人直数千物,多以红紫染故衣败缯,尺寸裂而给之,仍索进奉门户及脚价钱。

韩愈著《顺宗实录》尝有农夫以驴负柴,宦者称宫市取之,与绢数尺,又就索门户,仍邀驴送柴至内,农夫啼泣,以所得绢与之,不肯受,曰“须得尔驴。”农夫曰“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今以柴与汝,不取直而归,汝尚不肯,我有死而已。”遂殴宦者。街吏擒以闻。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文作者为本平台特约撰稿人,出生于内蒙古察右中旗,80年代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曾任教于中央民族大学,现定居加拿大多伦多。

主  编 | 安   强         责  编 | 王   丹
策  划 | 安   强         校  对 | 图   图

作者往期作品回顾:
我父亲的坎坷人生(上)
我父亲的坎坷人生(中)
我父亲的坎坷人生(下)
卜算子·悼余光中
七绝·雪
蝶恋花·咏冬树
加拿大多元文化英语趣谈

银贡山脚下的抗日百姓们

七律·春韵
家乡情深

你有没有从哪首诗词里研究过历史?

卖炭翁原文及翻译相关文章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