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栋房子多少斤(一栋房子等于二十斤玉米面,一间房子换l升米:这事儿曾经是真的)-亚博安卓下载

愿常识、常情、常理与我们同在。欢迎关注常识传播局。

说说粮食与房子。

关于粮食,最近一个受人关注的新闻是,四川重提“藏粮于民”,明确鼓励餐饮企业和集中用餐的食堂及城乡居民家庭平时根据需求储存一定数量的口粮。这被人认为释放了某种信号。

关于房子的新闻就更多了。主题是降价。

有文章称,从网上某法拍网的数据来看,2020年弃房断供的人不少。今年以来法拍房数量达到115万套之多,而这一数据在2019年才50万套;在2018年2万套,2017年不足9000套。

而东北一些小城市,几万元一套的房子比比皆是。

我由此突然想到,所谓豪宅也无非是一堆砖头混凝土构成,它既然可以从每平方米数千元炒到数万元、十数万元,那么,房价崩溃的极端情况下,那些身价不菲、维系一个人中产身份的房产,价格底部会在哪里呢?

或者说,粮食与房子的价值比例会如何呢?

比如,眼下一套价值一百万的房子,大约相当于十万斤粮食。在某种特定情况下,这样的比例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

结果也许超出你的想象。在活着这个最大的命题面前,包括房产在内,很多人类财富其实是虚幻的。

我的感慨,首先来自于不久前看到的一个故事,一个当事人的回忆。

大意是,三年困难时期,一户人家为了活命,不停地典当变卖东西换粮食吃,今天用衣服换几根番薯,明天用家具换几斤大米。到最后,无物可换,能够进行交换的,只剩下一栋房子。

那是一栋在当地建筑装修都很考究的房子,虽然谈不上雕梁画栋,但宽敞气派,一望而知属于乡村富有人家。但就是这样一栋房子,在当时价值几何呢?

答案是,二十斤玉米面——同村一位存粮户,用二十斤玉米面,换来了这栋大房子。不要惊讶于这样一种交换,放在今天,二十斤玉米面恐怕只能买几块瓷砖,但在当时,却是救命的口粮。房子的原主人,一个中年母亲背上这玉米面,带着孩子去数百里外投靠亲友,才算从死亡的阴影下挣脱出来。

类似这样的以房换粮的现象,每遇灾荒时便会发生。试举一例。

1943年,广东陆丰县等粤东地区爆发了以旱灾为导火索的特大饥荒,受灾之严重,死亡人数之多,当地历史罕见。民众为了活命,纷纷拿出家中值钱的东西乃至土地去换粮食。

当人们重返以物易物的时代,粮食成了这个交易链条上的终极王者,价格体系重新排定,所有的交易物都臣服在粮食至高无上的权威之下。

下面照录一张当时的价格表——

甲东一亩耕地换1斤红糖。
旱田一斗种耕地换1斗谷。
东海、甲东一间房子换10斤番薯。
湖东一间房子换l升米。
早田一问房子换70斤番薯或2.6斗谷。
东海一张眠床换2升米。
甲子一张眠床换l升米。
南塘一件棉被换1.5筒乌豆(筒即半升,约1.4斤)。
大安一件棉被换5合米。
东海一件新衣服换半斤乌豆。

在这张价格表中,一间房子只能换l升米或70斤番薯、2.6斗谷,而一张眠床可换2升米,一件棉被可换5合米。虽然因灾情不同而有地域价格差异,但从中可以看出,非常时期,房子的贬值速度是最快的。

这与正常情况下,房子是预防财富缩水最有效的手段恰恰相反。

网上流传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教授金李的一段话,他说,炒房时代已彻底结束,到时候人们缺的不是房子,而是粮食。最坏的结果就是,人们为了活下去,为了获得口粮,甚至不得不用房子换粮食。

看来他是懂一点历史的。

网站地图